【经】元年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九月,大雩。立炀宫。冬十月,陨霜杀菽。
【传】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魏子莅政。卫彪傒曰:「将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义也。大事奸义,必有大咎。晋不失诸侯,魏子其不免乎!」是行也,魏献子属役于韩简子及原寿过,而田于大陆,焚焉,还,卒于宁。范献子去其柏椁,以其未覆命而田也。
孟懿子会城成周,庚寅,栽。宋仲几不受功,曰:「滕、薛、郳,吾役也。」薛宰曰:「宋为无道,绝我小国于周,以我适楚,故我常从宋。晋文公为践土之盟,曰:『凡我同盟,各复旧职。』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仲几曰:「践土固然。」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若复旧职,将承王官,何故以役诸侯?」仲几曰:「三代各异物,薛焉得有旧?为宋役,亦其职也。」士弥牟曰:「晋之从政者新,子姑受功。归,吾视诸故府。」仲几曰:「纵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诸乎?」士伯怒,谓韩简子曰:「薛征于人,宋征于鬼,宋罪大矣。且己无辞而抑我以神,诬我也。启宠纳侮,其此之谓矣。必以仲几为戮。」乃执仲几以归。三月,归诸京师。
”`python
《左传·定公·定公元年》是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主要记录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等事件。以下是对该篇文的逐句翻译及其注释:
- 诗句:
- 经:元年春王正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九月,大雩。立炀宫。冬十月,陨霜杀菽。
- 传: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魏子莅政。卫彪傒曰:「将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义也。大事奸义,必有大咎。晋不失诸侯,魏子其不免乎!」
- 译文与注释:
- 经:在一年的春天,周王朝历法的正月初七日,晋国的魏舒与诸侯的大夫在狄泉会合,准备增筑成周城墙。魏舒主持这件事,卫国的彪傒说:“准备为天子筑城,而超越自己的地位来命令诸侯,这是不合于道义的。大事违背正义,一定会有大祸。如果晋国能够保持诸侯的地位,魏子他是不能免于灾祸的!”
- 传:在这一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辛巳日,晋国的魏舒召集各国的大臣在狄泉会合,计划修筑成周的城墙。魏舒负责这个任务,卫国的彪傒说:“如果要为天子筑城,却超越自己的地位来号令诸侯,这是不合于道德的。重大的事情不遵循正义,一定会有严重的灾难。如果晋国能够保持对诸侯国的尊重,魏子他是不能逃避灾祸的!”
- 赏析:
- 这首诗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各诸侯国之间的紧张关系。通过魏舒的行动,可以看出晋国试图巩固自身的霸权地位,同时也反映了晋国内部对于权力地位的不同看法和争议。
该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政治理念,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