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二月辛卯,邾子穿卒。夏四月。秋,葬邾庄公。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

【传】三年春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以瓶水沃廷。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焉。」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遂卒。先葬以车五乘,殉五人。庄公卞急而好洁,故及是。

秋九月,鲜虞人败晋师于平中,获晋观虎,恃其勇也。

冬,盟于郯,修邾好也。

蔡昭侯为两佩与两裘,以如楚,献一佩一裘于昭王。昭王服之,以享蔡侯。蔡侯亦服其一。子常欲之,弗与,三年止之。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子常欲之,弗与,亦三年止之。唐人或相与谋,请代先从者,许之。饮先从者酒,醉之,窃马而献之子常。子常归唐侯。自拘于司败,曰:「君以弄马之故,隐君身,弃国家,群臣请相夫人以偿马,必如之。」唐侯曰:「寡人之过也,二三子无辱。」皆赏之。蔡人闻之,固请而献佩于子常。子常朝,见蔡侯之徒,命有司曰:「蔡君之久也,官不共也。明日,礼不毕,将死。」蔡侯归,及汉,执玉而沈,曰「余所有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蔡侯如晋,以其子元与其大夫之子为质焉,而请伐楚。

《左传·定公三年》中的诗句及其译文、注释和赏析具体如下:

诗句及译文:

  • 经文: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二月辛卯,邾子穿卒。夏四月。秋,葬邾庄公。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

  • 译文:在鲁定公三年春天,周历的二月,鲁定公前往晋国,到达黄河时返回。二月二十日,邾子去世。到了夏天,秋天开始安葬邾庄公。到了冬天,仲孙和邾子在拔地结盟。

    注释:

  • “三年春王正月”:这一句指的是鲁定公三年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周历的二月初。

  • “公如晋”:鲁定公去晋国访问。

  • “至河,乃复”:到达黄河后,鲁定公又返回了。

  • “二月辛卯,邾子穿卒”:在二月二十日,邾子穿着去世。

  • “夏四月”:夏季的第四个月份。

  • “秋,葬邾庄公”:秋季开始为邾庄公举行葬礼。

  • “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冬季,仲孙和邾子在拔地举行了结盟仪式。

    赏析:

  • 叙事严谨:《左传》是一部非常注重事件详细记录的史书,通过精确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描述,展现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 语言优美:左丘明在编撰《左传》时,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感,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得整个叙述生动而富有诗意,体现了古典文学的语言美。

  • 历史价值高:《左传》作为一部历史文献,不仅记录了当时的事件,还通过这些事件反映出了作者对历史和道德的理解和思考。

  • 思想深刻:通过对一系列历史事件的记载和分析,左丘明展示了他对当时社会政治现象的深入观察和独到见解,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仁、义、礼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总的来说,《左传·定公三年》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载,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文化的体现。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追求,以及他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