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桓子如晋,献郑俘也。阳虎强使孟懿子往报夫人之币。晋人兼享之。孟孙立于房外,谓范献子曰:「阳虎若不能居鲁,而息肩于晋,所不以为中军司马者,有如先君!」献子曰:「寡君有官,将使其人。鞅何知焉?」献子谓简子曰:「鲁人患阳虎矣,孟孙知其衅,以为必适晋,故强为之请,以取入焉。」

四月己丑,吴大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楚国大惕,惧亡。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扬。令尹子西喜曰:「乃今可为矣。」于是乎迁郢于郤,而改纪其政,以定楚国。

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周。郑于是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六月,晋阎没戍周,且城胥靡。

秋八月,宋乐祁言于景公曰:「诸侯唯我事晋,今使不往,晋其憾矣。」乐祁告其宰陈寅。陈寅曰:「必使子往。」他日,公谓乐祁曰:「唯寡人说子之言,子必往。」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见溷而行。赵简子逆,而饮之酒于绵上,献杨楯六十于简子。陈寅曰:「昔吾主范氏,今子主赵氏,又有纳焉。以杨楯贾祸,弗可为也已。然子死晋国,子孙必得志于宋。」范献子言于晋侯曰:「以君命越疆而使,未致使而私饮酒,不敬二君,不可不讨也。」乃执乐祁。

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诗句
阳虎强使孟懿子往报夫人之币。    

译文:
阳虎强迫孟懿子去回报夫人的礼物。

  1. 注释
  • 阳虎:鲁国的权臣,野心勃勃。
  • 孟懿子:季桓子的助手,负责接待外国的使者。
  • 夫人之币:表示敬意的礼物。
  1. 诗句
晋人兼享之。    

译文:
晋国人一起享用这些礼物。

  1. 注释
  • 兼享之:一起享用,表示对贵宾的尊重。
  1. 诗句
孟孙立于房外,谓范献子曰:「阳虎若不能居鲁,而息肩于晋,所不以为中军司马者,有如先君!」    

译文:
孟孙站在门外,对范献子说:“如果阳虎不能在鲁国居住,而是到晋国休息,我作为先君的后代,不会任命他为中军司马。”

  1. 注释
  • 中军司马:古代军队中的指挥官。
  • 先君:指鲁哀公。
  1. 诗句
献子曰:「寡君有官,将使其人。鞅何知焉?」    

译文:
范献子说:“我的国君有他的职位,他将派他去那里任职。鞅对此有什么了解呢?”

  1. 注释
  • 寡君有官:我的国君有他的官职。
  • 将使其人:将会派他去那里任职。
  1. 诗句
孟孙立于房外,谓范献子曰:「阳虎若不能居鲁,而息肩于晋,所不以为中军司马者,有如先君!」    

译文:
孟孙站在门外,对范献子说:“如果阳虎不能在鲁国居住,而是到晋国休息,我作为先君的后代,不会任命他为中军司马。”

  1. 注释
  • 孟孙:孟懿子的字。
  • 中军司马:古代军事指挥官。
  • 先君:指鲁哀公。
  1. 诗句
乐祁告其宰陈寅。陈寅曰:「必使子往。」    

译文:
乐祁告诉他的管家陈寅。陈寅说:“你一定得去。”

  1. 译文
    乐祁告诉他的管家陈寅。陈寅说:“你一定得去。”

  2. 注释

  • 乐祁:宋国的大臣。
  • 陈寅:乐祁的管家。
  • 这句话反映了乐祁和陈寅之间的对话,表明他们对于乐祁的使命非常有信心,认为他必须前往。
  1. 诗句
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见溷而行。赵简子逆,而饮之酒于绵上,献杨楯六十于简子。陈寅曰:「昔吾主范氏,今子主赵氏,又有纳焉。以杨楯贾祸,弗可为也已。然子死晋国,子孙必得志于宋。」    

译文:
陈寅说:“您在立为继承人之前就去执行任务,我们的家室就不会灭亡,您也会被人们认为是因为知道困难而行动。”然后陈寅去见赵简子,赵简子在绵上为他设宴款待,并赠送六十把杨盾给赵简子。陈寅说:“以前我是主范氏的人,现在您主赵氏的人,又得到了接纳。因为杨楯出卖了您,所以不值得。但您死在晋国,您的子孙必定在宋国得到满足。”

  1. 注释
  • 赵简子:晋国的执政大臣。
  • 绵上:地名,位于赵国境内。
  • 杨楯:盾牌。
  • 主范氏、主赵氏:分别指陈寅曾经是范氏和赵氏的人。
  • 纳焉:接受陈寅的投降或贿赂。
  • 以杨楯贾祸:因赠送杨盾而招致灾祸。
  • 死晋国,子孙必得志于宋:在晋国死亡后,他的子孙将在宋国得志。

这段文字通过描述人物之间的对话和行为,展示了春秋时期的政治斗争和人性的复杂性。它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权力的争夺,还反映了人们对忠诚、勇气和智慧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