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七年春王正月。夏四月。秋,齐侯、郑伯盟于咸。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齐侯、卫侯盟于沙。大雩。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九月,大雩。冬十月。
【传】七年春二月,周儋翩入于仪栗以叛。
齐人归郓、阳关,阳虎居之以为政。
夏四月,单武公、刘桓公败尹氏于穷谷。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征会于卫。卫侯欲叛晋,诸大夫不可。使北宫结如齐,而私于齐侯曰:「执结以侵我。」齐侯从之,乃盟于琐。
齐国夏伐我。阳虎御季桓子,公敛处父御孟懿子,将宵军齐师。齐师闻之,堕,伏而待之。处父曰:「虎不图祸,而必死。」苫夷曰:「虎陷二子于难,不待有司,余必杀女。」虎惧,乃还,不败。
冬十一月戊午,单子、刘子逆王于庆氏。晋籍秦送王。己巳,王入于王城,馆于公族党氏,而后朝于庄宫。
译文
夏四月,齐国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齐侯、卫候在沙地结盟。冬十一月戊午日,单子、刘子迎接周景王到达庆氏,晋籍秦护送周景王返回。
注释
经:春秋时期鲁国编年体史书,记载鲁国的史事。《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称《春秋左氏》,是解释《春秋》的一部经典著作。
定公:鲁国的国君名。
七年:指的是鲁国定公七年的春季二月到冬季十月的一段时间。
赏析
这段历史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有关于政治和军事的一些重要事件。从七月的齐国与郑国的盟约开始,到冬季齐国的军事行动,再到秋季的齐国与郑国的军事联盟,这些事件展示了当时国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冲突。同时,通过记载这些事件及其背后的人物动机,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