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白公之乱,陈人恃其聚而侵楚。楚既宁,将取陈麦。楚子问帅于大师子谷与叶公诸梁,子谷曰:「右领差车与左史老,皆相令尹、司马以伐陈,其可使也。」子高曰:「率贱,民慢之,惧不用命焉。」子谷曰:「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是以克州、蓼,服随、唐,大启群蛮。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朝陈、蔡,封畛于汝。唯其任也,何贱之有?」子高曰:「天命不谄。令尹有憾于陈,天若亡之,其必令尹之子是与,君盍舍焉?臣惧右领与左史有二俘之贱,而无其令德也。」王卜之,武城尹吉。使帅师取陈麦。陈人御之,败,遂围陈。秋七月己卯,楚公孙朝帅师灭陈。
王与叶公枚卜子良以为令尹。沈尹朱曰:「吉,过于其志。」叶公曰:「王子而相国,过将何为?」他日,改卜子国而使为令尹。
”`
楚白公之乱,陈人恃其聚而侵楚。楚既宁,将取陈麦。楚子问帅于大师子谷与叶公诸梁,子谷曰:「右领差车与左史老,皆相令尹、司马以伐陈,其可使也。」子高曰:「率贱,民慢之,惧不用命焉。」子谷曰:「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是以克州、蓼,服随、唐,大启群蛮。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朝陈、蔡,封畛于汝。唯其任也,何贱之有?」子高曰:「天命不谄。令尹有憾于陈,天若亡之,其必令尹之子是与,君盍舍焉?臣惧右领与左史有二俘之贱,而无其令德也。」王卜之,武城尹吉。使帅师取陈麦。陈人御之,败,遂围陈。秋七月己卯,楚公孙朝帅师灭陈。
此段出自《左传》,记录了楚庄王时期的历史事件,主要讲述了楚国因为白公之乱而入侵陈国,在平息国内动乱后决定夺取陈国的麦田作为军粮。楚庄王向两位大臣咨询军事问题,一位建议使用右领和左史老这两位将领,另一位则担心他们的卑微地位可能影响军队的士气。最终,楚庄王听从了武城尹吉的建议,派兵占领了陈国的麦田,并在秋季成功灭掉陈国。整个事件充满了权力斗争和军事策略的考量。
译文:————————————————
楚庄王时期,由于白公叛乱,楚国对陈国发起进攻。在平定内部动乱之后,楚国准备夺取陈国的麦田作为军粮。楚庄王询问两位将军的人选,子谷推荐了右领和左史老,但子高认为他们的卑微地位可能会影响军队士气。最后,楚庄王采纳了武城尹吉的计划,派遣军队攻占并占领了陈国。
注释:————————————————
- 楚白公之乱:春秋时期楚国内部的政治斗争,导致国家动荡不安。
- 陈人恃其聚而侵楚:陈国人依靠自己的聚集力量入侵楚国。
- 楚既宁:楚国已经恢复了平静。
- 将取陈麦:准备夺取陈国境内的麦田。
- 楚子问帅于大师子谷与叶公诸梁:楚庄王向子谷和叶公咨询军事指挥问题。
- 子谷曰…唯其任也,何贱之有:子谷认为两位将领虽然地位卑微,但具备相应的能力和德行。
- 天命不谄:强调天命不可违背或谄媚。
- 楚公孙朝帅师灭陈:楚庄王命令公孙朝率军攻灭陈国。
- 王子而相国…过将何为:讨论王位继承人是否有能力担任宰相职务。
- 沈尹朱曰…改卜子国而使为令尹:沈尹朱建议改换人选,任命子国为令尹。
赏析:————————————————
《左传》通过详细记录春秋时期楚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对外战争,展示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通过对历史人物对话和决策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对于权力的看法和态度,以及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的运用。同时,这些叙述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