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诗句:

王孙满对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定王后,观兵于周疆。

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天祚明德,有所底止。

定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译文:
楚王进攻陆浑的戎国,最终来到了雒地,在周朝的边境阅兵。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王。楚王询问了鼎的大小和轻重。
王孙满回答说:“关键在于德行而不是鼎的材质。从前夏朝的时候,他们有德行,远在他乡的人民就会带来物品来进献,他们还会铸造九个鼎来象征九个州,制作各种器具来满足百姓的需求,使得百姓知道鬼神的是非。因此老百姓进入山川湖泊山林,不会遇到危险。那些邪恶的东西和幻像都没有办法接近他们。这样,他们就能与天地沟通,得到了上天的恩赐。而夏桀因为昏庸无道,所以鼎被迁到商那里,历经六百年的时间;商纣王残暴无道,鼎又被迁到周朝那里。德行的兴盛光明与否,虽然鼎的大小轻重是次要的,但德行的好坏则是主要的。上天会保佑有德行的人,给予他稳定的地位和时间。成王在郏鄏定下了鼎,占卜的结果显示周朝的国运能延续三十年,寿命能达到七百年,这是上天所赐予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楚国王孙满的回答,表达了“德”的重要性,以及天命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诗中通过对古代历史的描述,强调了德行对于国家的稳定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诗歌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天命观念的认识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