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是故欲得如来随入身者。当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生住灭妄想虚伪。唯心直进。观察无始虚伪过。妄想习气因。三有。思惟无所有。佛地无生。到自觉圣趣。自心自在。到无开发行。如随众色摩尼。随入众生微细之心。而以化身随心量度。诸地渐次。相续建立。是故大慧。自悉檀善。应当修学。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一切诸佛菩萨所行。自心见等所缘境界。不和合。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一切佛语心。为楞伽国摩罗耶山。海中住处诸大菩萨。说如来所叹。海浪藏识境界法身。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计著识性自性。欲见种种色相。大慧。是名四种因缘。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一切佛语心品之一

大慧。是故欲得如来随入身者,当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生住灭妄想虚伪,唯心直进。观察无始虚伪过,妄想习气因,三有。思惟无所有,佛地无生,到自觉圣趣,自心自在。到无开发行,如随众色摩尼,随入众生微细之心,而以化身随心量度。诸地渐次,相续建立,是故大慧。自悉檀善,应当修学。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一切诸佛菩萨所行,自心见等所缘境界不和合,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 大慧菩萨继续向佛陀请教,他提出了一些关于“心”、“意”、“意识”等五法自性相的问题。他说:“在一切诸佛菩萨的修行过程中,他们所面对的‘心’、‘意’、‘意识’等概念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会随着他们所处的情境和经历而变化。因此,他们所理解的‘心’、‘意’、‘意识’等,并非是我们常人理解的固定的概念,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来进行理解和表达。” 接着,大慧菩萨指出,在修行的过程中,他们所面对的所缘境界并不总是和谐的。有时,这些境界可能会与他们的期望相违背,或者与他们的修行目标相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需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修行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这个环境,从而达到修行的目的。同时,大慧菩萨还强调,在修行的过程中,“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在面对不同的情境和境界时,他们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修行来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和真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超越表象,达到对真理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计著识性自性,欲见种种色相。大慧,是名四种因缘。” 佛陀告诉大慧菩萨,有四点原因是导致“眼识转”的主要原因。这四点原因分别是:1. 自心现摄受不觉;2. 无始虚伪过;3. 色习气;4. 计著识性自性。其中,“眼识转”是指人们的眼睛不断地转动来寻找不同的景象,这种动作可能是由于人们的注意力不断被新的事物所吸引所导致的。而“四大皆空”则是指佛教中的一种观念,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没有实体的存在。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 佛陀进一步解释道,“藏识转识浪生”是指在流动的水面上,由于水的流动会产生波浪。同样,在人的心中,由于思维的活跃和变化,也会产生各种观念和想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像是水中的波浪,不断地涌现出来又消失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