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大慧。诸声闻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别一切性.妄想非性。未来诸根境界休息.作涅槃想。非自觉圣智趣.藏识转。是故凡愚说有三乘。说心量趣无所有。是故大慧。彼不知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自心现境界。计著外心现境界。生死轮常转。
复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谓自心现。性非性。离有非有生故。大慧。一切性不生。一切法如兔马等角。是愚痴凡夫不实妄想。自性妄想故。大慧。一切法不生。自觉圣智趣境界者。一切性自性相不生。非彼愚夫妄想二境界。自性身财建立趣自性相。大慧。藏识摄所摄相转。愚夫堕生住灭二见。希望一切性生。有非有妄想生。非圣贤也。大慧。于彼应当修学。
复次大慧。有五无间种性。云何为五。谓声闻乘无间种性、缘觉乘无间种性、如来乘无间种性、不定种性、各别种性。云何知声闻乘无间种性。若闻说得阴界入自共相断知时。举身毛孔。熙怡欣悦。及乐修相智。不修缘起发悟之相。是名声闻乘无间种性。声闻无间。见第八地。起烦恼断。习烦恼不断。不度不思议变易死。度分段死。正师子吼。我生已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如实知。修习人无我。乃至得般涅槃觉。大慧。各别无间者。我人。众生。寿命。长养。士夫。彼诸众生作如是觉。求般涅槃。复有异外道说。悉由作者。见一切性已。言此是般涅槃。作如是觉。法无我见非分。彼无解脱。大慧。此诸声闻乘无间外道种性。不出出觉。为转彼恶见故。应当修学。大慧。缘觉乘无间种性者。若闻说各别缘无间。举身毛竖。悲泣流泪。不相近缘。所有不著。种种自身。种种神通。若离若合。种种变化。闻说是时。其心随入。若知彼缘觉乘无间种性已。随顺为说缘觉之乘。是名缘觉乘无间种性相。大慧。彼如来乘无间种性。有四种。谓自性法无间种性、离自性法无间种性、得自觉圣无间种性、外刹殊胜无间种性。大慧。若闻此四事一一说时。及说自心现身财建立不思议境界时。心不惊怖者。是名如来乘无间种性相。大慧。不定种性者。谓说彼三种时。随说而入。随彼而成。大慧。此是初治地者。谓种性建立。为超入无所有地故。作是建立。彼自觉藏者。自烦恼习净。见法无我。得三昧乐住声闻。当得如来最胜之身。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佛教经典中的一部重要文献,主要讲述了诸佛的教诲以及大慧菩萨的思考。在这部经典中,大慧菩萨对诸法的生起、本性和修行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复次大慧
- 含义:这里重复了“大慧”二字,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对大慧菩萨所提出问题的解答或进一步阐述。
- 背景:在佛教教义中,“大慧”指的是具有高度智慧和理解力的修行者或导师。
- 诸声闻畏生死妄想苦
- 意义:指所有的声闻(初果罗汉)都害怕生死轮回带来的痛苦和苦难。
- 修行态度:这种恐惧反映了他们对生死轮回的深刻理解和对痛苦的深刻认识。
- 而求涅槃
- 目的:声闻们寻求通过某种方式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涅槃的境界。
- 方法:他们不知道解脱生死的方法,只是单纯地追求涅槃。
- 不知生死涅槃差别一切性
- 理解:声闻们无法区分生死与涅槃的实质区别。他们误以为一切事物都有其本质,即所谓的“自性”。
- 误解:他们错误地认为生死与涅槃的区别仅仅在于存在与否,而非更深层次的精神或哲理上的区分。
- 未来诸根境界休息作涅槃想
- 比喻:这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意味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声闻会在某个特定的状态或条件下体验到一种宁静和满足感,从而产生涅槃的念头。
- 心理状态:这种心境类似于禅宗中的顿悟,即在一瞬间突然明了生死的本质,从而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
- 非自觉圣智趣藏识转
- 觉醒:这里的“自觉”可能指的是一种自我觉醒的状态,而“圣智”则指超越常人的智慧。
- 转变:“藏识”可能是指内心的本识或者是佛教中的第八识(如来藏),而“转”则表示这种内在的转变或觉醒。
- 是故凡愚说有三乘
- 解释:“三乘”通常指的是三种不同的修行路径或层次,这里被用来说明声闻们的不同理解和修行阶段。
- 误解:声闻们将这些不同的修行方式简化为三种不同的层次,而不是真正的多样性和深度。
- 说心量趣无所有
- 目标:这可能意味着声闻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无执着的状态。
- 误解:他们错误地认为通过追求无所有就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却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内在修养。
- 大慧彼不知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自心现境界
- 认知局限:大慧意识到这些声闻的局限性,他们无法超越自身的感受和经验,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
- 修行误区: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某种高级的修行状态,但实际上仍然受到自身经验的束缚。
- 计著外心现境界生死轮常转
- 误解:他们过于关注外在的现象和体验,忽视了内在精神层面的重要性。
- 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容易放弃,不能坚持到底。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不仅是一本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哲学作品,它通过对声闻们的教导揭示了众生修行过程中的种种误区和挑战。通过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佛教思想的核心要义,并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找到更加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