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则不然。将必皆差论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舟车之卒伍,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口,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卒进而柱乎斗,曰:“死命为上,多杀次之,身伤者为下;又况失列北桡乎哉?罪死无赦!”以惮其众。夫无兼国覆军,贼虐万民,以乱圣人之绪。意将以为利天乎?夫取天之人,以攻天之邑,此刺杀天民,剥振神之位,倾覆社稷,攘杀其牲□,则此上不中天之利矣。意将以为利鬼乎?夫杀之人,灭鬼神之主,废灭先王,贼虐万民,百姓离散,则此中不中鬼之利矣。意将以为利人乎?夫杀之人为利人也博矣!又计其费此--为周生之本,竭天下百姓之财用,不可胜数也,则此下不中人之利矣。
墨子 · 第十九章 · 非攻(下)
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则不然。将必皆差论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舟车之卒伍,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口,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卒进而柱乎斗,曰:“死命为上,多杀次之,身伤者为下;又况失列北桡乎?罪死无赦!”以惮其众。夫无兼国覆军,贼虐万民,以乱圣人之绪。意将以为利天乎?夫取天之人,以攻天之邑,此刺杀天民,剥振神之位,倾覆社稷,攘杀其牲□,则此上不中天之利矣。意将以为利鬼乎?夫杀之人,灭鬼神之主,废灭先王,贼虐万民,百姓离散,则此中不中鬼之利矣。意将以为利人乎?夫杀之人为利人也博矣!又计其费此——为周生之本,竭天下百姓之财用,不可胜数也,则此下不中人之利矣。
逐句翻译:
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则不然。
“现在那些地位高的王公贵族和天下的诸侯们就不是这样了。”
将必皆差论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舟车之卒伍,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罪之国。
“他们将必须都分别评价他们手下的亲信和士兵,把他们都编入舟车队伍,为此准备坚固的盔甲和锋利的武器,然后去进攻那些没有罪的国家。”
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口,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卒进而柱乎斗。
“当他们进入这些国家的边缘时,割掉他们的庄稼,砍倒树木,摧毁城墙,填平池塘,杀死牲畜,焚毁祖庙,杀戮民众,甚至把老人孩子都赶到一边,搬走重要的物品,最后在战争中冲在前面,高呼‘为了生存可以牺牲一切’。”
曰:“死命为上,多杀次之,身伤者为下;又况失列北桡乎?罪死无赦!”
“他们说:‘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价是最重要的,滥杀无辜排在其次,而那些受伤的人则是最下等的;更何况是那些背叛国家的人呢?一旦犯了罪就要受到惩罚,不能宽恕!”
意将以为利天乎?夫取天之人,以攻天之邑,此刺杀天民,剥振神之位,倾覆社稷,攘杀其牲□,则此上不中天之利矣。
“如果他们认为这样做能带来利益,那么他们夺取的是天上的人,攻击的是上天所建的城邑,这是对天神的杀害,对神明的职位的破坏,颠覆国家的稳定,消灭祭祀用的牲畜,那么这样做是违背上天的利益的。
意将以为利鬼乎?夫杀之人,灭鬼神之主,废灭先王,贼虐万民,百姓离散,则此中不中鬼之利矣。
“如果他们认为这样做能得到好处的话,那么杀人者就是鬼神的主宰者,他们废弃并杀害了祖先和君王,残害和虐待了民众,导致民众四分五裂,那么这种做法是违背鬼魂利益的。”
意将以为利人乎?夫杀之人为利人也博矣!又计其费此——为周生之本,竭天下百姓之财用,不可胜数也,则此下不中人之利矣。
“如果他们认为是对人民的有利之举的话,那么杀人的行为确实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但是考虑到这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消耗了天下百姓的钱财,数量难以计算,那么这种做法是不利于人民的。”
赏析:
这段文字通过对比王公大人和天下诸侯与普通百姓之间的不同做法,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及其对人类和神灵的伤害。作者通过对这些统治者行为的批判,呼吁人们不要采取损害他人和神灵利益的方式来谋求私利。同时,文中也提到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战争所带来的伤害同样严重。整体而言,这是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政治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