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逮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以攻伐之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禹既巳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逮至乎夏王桀,天有(车告)命,日月不时,寒暑杂至,五谷焦死,鬼呼国,鹤鸣十夕余。天乃命汤于镳宫:“用受夏之大命。夏德大乱,予既卒其命于天矣,往而诛之,必使汝堪之。”汤焉敢奉率其众,是以乡有夏之境,帝乃使阴暴毁有夏之城,少少有神来告曰:“夏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予既受命于天,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闲西北之隅。”汤奉桀众以克有,属诸侯于薄,荐章天命,通于四方,而天下诸侯莫敢不宾服,则此汤之所以诛桀也。逮至乎商王纣,天不序其德,祀用失时,兼夜中十日,雨土于薄,九鼎迁止,妇妖宵出,有鬼宵吟,有女为男,天雨肉,棘生乎国道,王兄自纵也。赤鸟衔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武王践功,梦见三神曰:“予既沈渍殷纣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武王乃攻狂夫,反商之周,天赐武王黄鸟之旗。王既巳克殷,成帝之来,分主诸神,祀纣先王,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焉袭汤之绪,此即武王之所以诛纣也。若以此三圣王者观之,则非所谓“攻”也,所谓“诛”也”
以下是对《墨子·非攻(下)》逐句的详细释义及其翻译,同时附加了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今逮夫好攻伐之君
- 关键词: 好、攻伐、君
- 注释: 这里的“好”表示喜爱、喜好。“攻伐”指通过武力进行的攻击。“君”指的是君主或统治者。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墨子对于喜欢发动战争的君主的批判,认为这类君主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发动战争,这种行为是不义的。
- 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
- 关键词: 饰、非
- 注释: “饰”是指修饰、美化。“非”是指反对、否定。“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这里指墨子自己。
- 赏析: 这句话表明墨子并不认同那些美化战争的行为,他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攻击和战争。
- 谓“诛”也
- 关键词: 诛、也
- 注释: “诛”在这里是指惩罚、讨伐。“也”是用于句末的语气词,表示陈述完毕。
- 赏析: 墨子认为,真正的战争应该是为了惩罚而不是为了征服,这种理解体现了墨子对于战争的深刻反思。
- 昔者三苗大乱
- 关键词: 昔者、三苗、大乱
- 注释: “昔者”是指过去。“三苗”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族群。“大乱”表示极度混乱。
- 赏析: 这句话讲述了历史上三苗族群因为连年的战乱而陷入了极大的混乱中。
- 天命殛之
- 关键词: 殛、天
- 注释: “殛”是指上天的惩罚。“天”指的是天意或天理。
- 赏析: 这句话意味着三苗族群因触犯了上天的愤怒而被上天降下了惩罚,即灭亡。
- 日妖宵出,雨血三朝
- 关键词: 妖、雨、血、朝
- 注释: “妖”是指灾异现象。“雨血”形容天空中出现异常的血红色雨滴。“三朝”指的是连续的三天。
- 赏析: 这句话描述了三苗族群遭遇的极端灾害,如妖异现象的出现和连续三天的血色降雨。
- 龙生于庙,犬哭乎市
- 关键词: 龙、生、庙、狗、市
- 注释: “龙”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生”是动词,表示出现。“庙”是供奉神明的地方。“乎市”是表示出现在市集上。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怪异的场景,即一条龙从神庙中出来并在市集上哀嚎,暗示着不祥之兆。
- 夏冰,地坼及泉
- 关键词: 冰、坼、及泉
- 注释: “冰”表示冰雪。“坼”是裂开的意思。“泉”指泉水。
- 赏析: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严寒的景象,即大地冻裂,泉水不再流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
- 五谷变化,民乃大振
- 关键词: 五谷、变化、民、振
- 注释: “五谷”通常指的是稻、黍、稷、麦、菽,是古代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变化”表示变化多端。“振”是振奋的意思。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由于天灾人祸导致五谷歉收,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然而当夏王桀被汤讨伐后,天下百姓得以恢复生机。
- 高阳乃命玄宫
- 关键词: 高阳、命、玄宫
- 注释: “高阳”通常指的是商王帝喾,这里可能是指商朝的先王。“玄宫”通常指的是帝王的寝宫,这里特指殷商的宫殿。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商朝先王决定接受天命,并迁居到新的宫殿之中。
- 禹亲把天之瑞令
- 关键词: 亲、把、天、瑞、令
- 注释: “亲”表示亲自。“把”是持有的意思。“天”指的是天的旨意。“瑞”通常指的是吉祥之物。“令”表示命令或法令。
-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禹作为天子亲自接受了上天赋予的命令,承担起了治理天下的重任。
- 禹既巳克有三苗
- 关键词: 己、三苗、克、已
- 注释: “己”表示已经。“三苗”是古代的一个族群。“克”表示战胜。“已”表示完成。
- 赏析: 这句话讲述了禹成功征服了三苗,结束了三苗的统治,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墨子·非攻(下)》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墨子非攻思想的核心观点和实践意义。墨子认为,真正正义的战争应该出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和平与安全,而非仅仅为了掠夺和征服。通过历史故事中的实例,墨子展示了非攻思想的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