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者郑穆公,当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郑穆公见之,乃恐惧奔。神曰:“无惧!帝享女明德,使予锡女寿十年有九,使若国家蕃昌,子孙茂,毋失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若以郑穆公之所身见为仪,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者燕简公杀其臣庄子仪而不辜,庄子仪曰:“吾君王杀我而不辜。死人毋知亦已,死人有知,不出三年,心使吾君知之。”期年,燕将驰祖。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日中,燕简公方将驰于祖涂,庄子仪荷朱杖而击之,殪之车上。当是时,燕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著在燕之《春秋》。诸侯传而语之曰:“凡杀不辜者,其得不祥,鬼神之诛,若此其憯速也!”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者郑穆公,当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郑穆公见之,乃恐惧奔。神曰:“无惧!帝享女明德,使予锡女寿十年有九,使若国家蕃昌,子孙茂,毋失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若以郑穆公之所身见为仪,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译文:墨子·第三十一章·明鬼 墨子说:“不仅像书上说的这样,以前郑穆公在白天在庙里,有神走进门左边来了,是一只鸟的身体,穿着白色的丧服,脸形端正,郑穆公看见了,非常恐惧,跑了出去。神说:‘不要害怕!上帝赐给你的明亮德行,让你得到长寿十年还有九个年头,让这个国家繁荣昌盛,子孙茂盛,不失去郑国。’郑穆公再次拜了两拜,叩头行礼,说:‘请问您是谁?’神说:‘我的名字叫做句芒。’假如以郑穆公所见为榜样,那么对于鬼神的存在,难道可以怀疑吗!”
赏析:此文讲述了两个著名的历史故事,一是关于郑穆公的遭遇,二是关于燕简公和庄子仪的对话。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墨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墨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鬼神也不例外。他通过这些故事来说明鬼神并不神秘,而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此外,墨子还强调了人应该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才能获得神灵的庇佑,从而过上安宁的生活。
从文学角度来看,《明鬼下第三十一》这篇文章采用了对话的形式,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鬼神的形象。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文章更加富有诗意和哲理性。同时,文章还注重对历史的记载和传承,通过对古代圣贤事迹的描述,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美德。这些特点使得《明鬼下第三十一》成为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明鬼下第三十一》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还体现了墨子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它通过对历史的记载和传承以及对鬼神的描绘和解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人智慧和美德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这篇文章,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