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子墨子言曰:“虽有深溪博林、幽涧无人之所,施行不可以不董,见有鬼神视之。”

今执无鬼者曰:“夫众人耳目之请,岂足以断疑哉?奈何其欲为高君子于天下,而有复信众之耳目之请哉!”子墨子曰:“若以众之耳目之请,以为不足信也,不以断疑,不识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足以为法乎?”故于此乎自中人以上皆曰:“若昔者三代圣王,足以为法矣。”若苟昔者三代圣王足以为法,然则姑尝上观圣王之事:昔者武王之攻殷诛纣也,使诸侯分其祭,曰:“使亲者受内祀,疏者受外祀。”故武王必以鬼神为有,是故攻殷伐纣,使诸侯分其祭;若鬼神无有,则武王何祭分哉!非惟武王之事为然也,故圣王其赏也必于祖,其僇也必于社。赏于祖者何也?告分之均也;僇于社者何也?告听之中也。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菆位;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必择六畜之胜腯肥倅毛,以为牺牲,珪璧琮璜,称财为度;必择五谷之芳黄,以为酒醴粢盛,故酒醴粢盛与岁上下也。故古圣王治天下也,故必先鬼神而后人者,此也。故曰:官府选效,必先[鬼神],祭器、祭服毕藏于府,祝宗有司毕立于朝,牺牲不与昔聚群。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

### 诗句翻译:    
- **墨子 · 第三十一章 · 明鬼**:墨子在这里明确表达了他的鬼神观,指出鬼神不仅存在于世间,而且对人间的善恶有着赏罚作用。    
    
### 译文:    
子墨子言曰:“虽有深溪博林、幽涧无人之所,施行不可以不董,见有鬼神视之。”    
今执无鬼者曰:“夫众人耳目之请,岂足以断疑哉?奈何其欲为高君子于天下,而有复信众之耳目之请哉!”    
子墨子曰:“若以众之耳目之请,以为不足信也,不以断疑,不识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足以为法乎?”故于此乎自中人以上皆曰:“若昔者三代圣王,足以为法矣。”若苟昔者三代圣王足以为法,然则姑尝上观圣王之事:    
昔者武王之攻殷诛纣也,使诸侯分其祭,曰:“使亲者受内祀,疏者受外祀。”故武王必以鬼神为有,是故攻殷伐纣,使诸侯分其祭;若鬼神无有,则武王何祭分哉!非惟武王之事为然也,故圣王其赏也必于祖,其僇也必于社。赏于祖者何也?告分之均也;僇于社者何也?告听之中也。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菆位;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必择六畜之胜腯肥倅毛,以为牺牲,珪璧琮璜,称财为度;必择五谷之芳黄,以为酒醴粢盛,故酒醴粢盛与岁上下也。故古圣王治天下也,故必先鬼神而后人者,此也。故曰:官府选效,必先[鬼神],祭器、祭服毕藏于府,祝宗有司毕立于朝,牺牲不与昔聚群。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    

注释:

  1. 墨子:《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书中记载了墨子的思想和言行,反映了墨家前期的思想。
  2. 鬼神:古代中国认为存在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或现象,称为“鬼神”。
  3. 赏于祖:指祭祀祖先时给予的财物或荣誉,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4. 戮于社:指在神庙或土地神前受惩罚,以示对社会的警示和惩戒。
  5. 国家正坛:指古代国家举行重要仪式时所设立的中心广场或建筑,通常用于举行祭祀等宗教活动。
  6. 宗庙:古代帝王或贵族家族用以祭祀祖先的建筑物,通常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7. 牺牲:指用于祭祀活动中的动物或其他供品,被视为神圣不可亵渎的物品。
  8. 珪璧琮璜: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玉器,象征吉祥和权威。
  9. 酒醴粢盛:指祭祀时所用的酒类和谷物等食物,用于敬神和表达敬意。
  10. 官府选效:指官员或政府机构选拔优秀人才的过程。
  11. 祭器、祭服:指祭祀时使用的器具和服装。
  12. 祝宗:指负责主持祭祀仪式的祭司。
  13. 父兄:指父亲和兄长。
  14. 社稷:指国家的中心和象征,如城市的中心广场。
  15. 菆位:指祭祀用的土台或土墩。
  16. 胜腯肥倅:形容牲畜健壮而肥美。
  17. 牺牲:指用于祭祀的活物或其他供品。
  18. 圭璧琮璜: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玉器,象征吉祥。
  19. 五谷之芳黄:指各种谷物的颜色和香味,常用来比喻丰收和富饶。
  20. 酒醴粢盛:指祭祀时所用的酒类和谷物等食物。
  21. 赏之:指给予财物或荣誉以示奖励。
  22. 罚之:指给予惩罚以示警戒和警示。

赏析:

墨子在《明鬼》中详细论述了鬼神的存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认为鬼神不仅真实存在,还能对人间的善恶进行赏罚。他通过历史事件(如武王伐纣)为例,展示了鬼神观念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墨子强调,对于鬼神的信仰不仅是道德规范的体现,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当时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受到严重挑战。因此,墨子的鬼神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社会稳定和正义的追求。此外,墨子还讨论了祭祀礼仪中的各种细节,如祭祀场所的选择、祭祀用品的准备以及祭司的职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他对传统礼制的重视和维护。整体而言,墨子的这篇论述不仅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思想启示。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