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古曰:“吉日丁卯,周代祝社、方;岁于社者考,以延年寿。”若无鬼神,彼岂有所延年寿哉!是故子墨子曰:“尝若鬼神之能赏贤如罚暴也,盖本施之国家,施之万民,实所以治国家、利万民之道也。”若以为不然,是以吏治官府之不洁廉,男女之为无别者,鬼神见之;民之为婬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夺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有鬼神见之。是以吏治官府不敢不洁廉,见善不敢不赏,见暴不敢不罪。民之为婬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由此止,是以莫放幽间,拟乎鬼神之明显,明有一人畏上诛罚,是以天下治。

故鬼神之明,不可为幽间广泽,山林深谷,鬼神之明必知之。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若以为不然,昔者夏王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上诟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万民,祥上帝伐,元山帝行。故于此乎天乃使汤至明罚焉。汤以车九两,鸟陈雁行。汤乘大赞,犯遂下众,人之郊遂,王乎禽推哆、大戏,故昔夏王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推哆、大戏,生列兕虎,指画杀人。人民之众兆亿,侯盈厥泽陵,然不能以此圉鬼神之诛。此吾所谓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者,此也。且不惟此为然,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上诟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万民,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楚毒无罪,刳剔孕妇,庶旧鳏寡,号咷无告也。故于此乎天乃使武王至明罚焉。武王以择车百两,虎贲之卒四百人,先庶国节窥戎,与殷人战乎牧之野。王乎禽费中、恶来。众畔百走,武王逐奔入宫,万年梓株折纣,而系之赤环,载之白旗,以为天下诸侯僇。故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费中、恶来、崇侯虎,指寡杀人。人民之众兆亿,侯盈厥泽陵,然不能以此圉鬼神之诛。此吾所谓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者,此也。且《禽艾》之道之曰:“得玑无小,灭宗无大。”则此言鬼神之所赏,无小必赏之;鬼神之所罚,无大必罚之。

【解析】

  1. 诗句释义
  • 明鬼:指墨子对鬼神的论述,强调鬼神的存在和赏罚功能。
  • 吉日丁卯:指的是特定的日子和时辰,暗示着某种吉祥或重要的事件。
  • 周代祝社、方:描述古代周代时期祭祀天地及祖先的活动。
  • 岁于社者考:强调在祭祀活动中的考察和评价,可能指通过祭祀来观察人的行为和品德。
  1. 关键词注释
  • 吉日丁卯:表示特定的吉日和时辰,通常认为具有特殊的意义或吉利。
  • 周代祝社、方:指周代时期的一种宗教仪式活动,涉及祭祀天地和祖先。
  • 岁于社者考:强调通过祭祀来考核和评价人们的品质和行为。
  1. 赏析与解读
  • 赏贤罚暴:墨子认为鬼神能对人的善恶进行赏罚,强调道德行为的奖励和惩罚。
  • 鬼神之明:指出了鬼神的观察和监督能力,以及它们对人类行为的评判标准。
  • 鬼神的明:强调鬼神对人们行为的清晰观察,以及它们对正义的维护。
  1. 历史背景
  • 墨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面对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提出明鬼的观点,试图借助鬼神的力量来制约统治集团的不法行为。
  1. 影响与意义
  • 治国安民:墨子通过“明鬼”的思想,试图通过鬼神的赏罚来引导人们行善避恶,达到治理国家、安定人民的效果。
  • 文化价值:墨子的“明鬼”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价值观,强调天道和人道的结合,以及对善恶有报的传统观念。
  1. 现代应用
  • 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墨子的“明鬼”思想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素材,强调公正和正义的重要性。
  • 法治建设:通过借鉴墨子的“明鬼”思想,可以在法治社会中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防止滥用公权力的现象发生。
  1. 结语
  • 总结:墨子的“明鬼”思想是对鬼神信仰的一种理论化,强调鬼神的存在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伦理观念,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治理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