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执无鬼者曰:“意不忠亲之利,而害为孝子乎?”子墨子曰:“古之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今有子先其父死,弟先其兄死者矣。意虽使然,然而天下之陈物,曰:“先生者先死。”若是,则先死者非父则母,非兄而姒也。今洁为酒醴粢盛,以敬慎祭祀,若使鬼神请有,是得其父母姒兄而饮食之也,岂非厚利哉!若使鬼神请亡,是乃费其所为酒醴粢盛之财耳;自夫费之,非特注之污壑而弃之也,内者宗族,外者乡里,皆得如具饮食之;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今执无鬼者言曰:“鬼神者,固请无有。是以不共其酒醴、粢盛、牺牲之财。吾非乃今爱其酒醴、粢盛、牺牲之财乎?其所得者,臣将何哉?”此上逆圣王之书,内逆民人孝子之行,而为上士于天下,此非所以为上士之道也。是故子墨子曰:“今吾为祭祀也,非直注之污壑而弃之也,上以交鬼之福,下以合欢聚众,取亲乎乡里。若[鬼]神有,则是得吾父母弟兄而食之也。则此岂非天下利事也哉!”
明鬼
今执无鬼者曰:“意不忠亲之利,而害为孝子乎?”
注释:现在那些反对鬼神存在的人(无鬼者)说:“认为不忠诚于自己的父母就是有利的,而损害了做孝子的本意吗?”
子墨子曰:“古之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
注释:墨子回答说:“古人所谓的鬼,并不是指其他,有自然生成的天鬼,也有山川水泽形成的鬼神,还有人们死后变成的鬼。”
“今有子先其父死,弟先其兄死者矣。意虽使然,然而天下之陈物,曰:‘先生者先死。’”
注释:“如果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某人的儿子比他的父亲早死,某个弟弟比他的哥哥先死。虽然这种情况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但世间的常规观念是‘先生者先死’。”
“若是,则先死者非父则母,非兄而姒也。今洁为酒醴粢盛,以敬慎祭祀,若使鬼神请有,是得其父母姒兄而饮食之也,岂非厚利哉!”
注释:如果是这样,那么死去的人要么是父亲、要么是母亲,要么是哥哥、要么是嫂子。如果用这些供品来祭祀鬼神,并让鬼神得到这些食物,这不就是得到了他们的父母、哥哥、嫂子吗?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对鬼神极大的恩惠和利益吗?
若使鬼神请亡,是乃费其所为酒醴粢盛之财耳;自夫费之,非特注之污壑而弃之也,内者宗族,外者乡里,皆得如具饮食之;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
注释:如果鬼神希望不要被祭祀,那么只是浪费了制作这些酒食和祭品所花费的钱财而已。但如果鬼神愿意接受祭祀,那就可以聚集众人,与乡里的人们保持亲密关系。
“今执无鬼者言曰:“鬼神者,固请无有。是以不共其酒醴、粢盛、牺牲之财。吾非乃今爱其酒醴、粢盛、牺牲之财乎?其所得者,臣将何哉?”此上逆圣王之书,内逆民人孝子之行,而为上士于天下,此非所以为上士之道也。”
注释:现在那些反对鬼神存在的人(无鬼者)说:“鬼神根本不存在。因此,我们不使用酒食、祭品和牺牲品。我们难道不是现在还爱这些东西吗?从中得到的是什么好处呢?”这是对圣王的教导进行否定,也是对百姓孝道行为的否定,而且他们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高,这不是成为真正上等之人应有的做法。
“故曰:今吾为祭祀也,非直注之污壑而弃之也,上以交鬼之福,下以合欢聚众,取亲乎乡里。若[鬼]神有,则是得吾父母弟兄而食之也。则此岂非天下利事也哉!”
注释:因此我说:我现在为祭祀而准备供品,不仅仅是把食物扔入污水中扔掉,而是通过祭祀可以得到鬼神的福报,同时也能够使亲人团聚,与乡里邻里保持亲密关系。如果真的有鬼神存在的话,那么我们就能享受到父母、兄弟和妻子的食物,这难道不是天下最有利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