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暴人语天之为是也而性,为暴人歌天之为非也。诸陈执既有所为,而我为之陈执;执之所为,因吾所为也。若陈执未有所为,而我为之陈执,陈执因吾所为也。暴人为我为天之。以人非为是也,而性不可正而正之。利之中取大,非不得已也。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所未有而取焉,是利之中取大也。于所既有而弃焉,是害之中取小也。
义可厚,厚之;义可薄,薄之。谓伦列。德行、君上、老长、亲戚,此皆所厚也。为长厚,不为幼保亲厚,厚;亲薄,保亲至,薄不至。义厚亲,不称行而顾行。
为天下厚禹,为禹也。为天下厚爱禹,乃为禹之爱人也。厚禹之加于天下,而厚禹不加于天下。若恶盗之为加于天下,而恶盗不加于天下。
爱人不外已,已在所爱之中。已在所爱,爱加于已。伦列之爱已,爱人也。
逐句释义:《墨子·第四十四章·大取》
为暴人语天之为是也而性,为暴人歌天之为非也。诸陈执既有所为,而我为之陈执;执之所为,因吾所为也。若陈执未有所为,而我为之陈执,陈执因吾所为也。暴人为我为天之。以人非为是也,而性不可正而正之。利之中取大,非不得已也。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所未有而取焉,是利之中取大也。于所既有而弃焉,是害之中取小也。
义可厚,厚之;义可薄,薄之。谓伦列。德行、君上、老长、亲戚,此皆所厚也。为长厚,不为幼保亲厚,厚;亲薄,保亲至,薄不至。义厚亲,不称行而顾行。
为天下厚禹,为禹也。为天下厚爱禹,乃为禹之爱人也。厚禹之加于天下,而厚禹不加于天下。若恶盗之为加于天下,而恶盗不加于天下。
爱人不外已,已在所爱之中。
爱人在所爱的范围内。爱已经存在,爱就在其内在。
爱的人已内含在所爱的范围内。
这段文字出自《墨子》的第四十四章“大取”,其中包含了墨家的一些基本思想和逻辑观念。以下是对原文逐句的解释:
- 为暴人语天之为是也而性:
- 解释:为残暴的人说天道是正确的事情(是)。
- 背景:这里可能是指在某种情况下,人们认为天道是正确的,即使这种判断是基于残暴的行为。
- 为暴人歌天之为非也。:
- 解释:为残暴的人歌唱上天的是非(非)错误。
- 背景:这是对天道的一种否定,意味着即使天道本身是正确的,但通过某种方式或行为表现出来,它就是不正确的。
- 诸陈执既有所为,而我为之陈执;执之所为,因吾所为也。:
- 解释:各种措施和行动已经有所行动,而我的行动也是基于这些措施和行动。
- 背景:强调了个体行为的依赖性和从属关系,即每个人都在某种规则或行动框架下进行自己的行为。
- 若陈执未有所为,而我为之陈执,陈执因吾所为也。:
- 解释:如果措施没有采取行动,而我的行动也是基于某些措施。
- 背景:指出了行动和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行动导致反应的发生,而反应又反过来影响行动。
- 暴人为我为天之。:
- 解释:暴行之人是我成为天意的对象。
- 背景:这里可能是在讨论某种特定情境下的因果关系,即某些人的行为导致了他们成为了天道的目标。
- 以人非为是也,而性不可正而正之。:
- 解释:认为人的非是是正确的(是),因此性不能被纠正。
- 背景:这可能是在讨论对错误的容忍度或对错误的接受程度。
- 利之中取大,非不得已也。:
- 解释:在利益的获取中选择大的,如果不是必要就不要这样做。
- 背景:强调了在追求利益时应该有选择性和限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应该盲目追求最大化。
- 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
- 解释:在危害的获取中选择小的,如果不是必要就不要这样做。
- 背景:与前一句相似,强调了在面对危险时应该有选择性和限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应该轻率冒险。
- 所未有而取焉,是利之中取大也。:
- 解释:从未有过的事物中得到,是在利益的获取中选择了大的。
- 背景:这可能是指在面对新情况或新选择时,应该敢于冒险或追求更大的利益。
- 于所既有而弃焉,是害之中取小也。:
- 解释:对于已有的事物加以放弃,是在危害的获取中选择了小的。
- 背景:这可能是在提醒人们不要过分执着于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有舍弃的勇气。
- 义可厚,厚之;义可薄,薄之。:
- 解释:可以给予(厚)或给予(薄)。
- 背景:这是关于对待道德规范的态度问题,强调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给予或给予多少。
- 谓伦列。德行、君上、老长、亲戚,此皆所厚也。:
- 解释:这是对“伦列”的描述。
- 背景:伦列可能是指社会结构或道德规范中的等级和关系,这里强调的是对于这些伦列关系的尊重和重视。
- 为长厚,不为幼保亲厚,厚;亲薄,保亲至,薄不至。:
- 解释:为了长辈的厚道,不做对年幼者的厚待(厚);如果年幼者表现出了最好的表现(保亲至),那么即使不够(薄),也不缺乏(不至)。
- 背景:强调了在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对于年幼者和成年人的不同期待。
- 义厚亲,不称行而顾行。:
- 解释:对于义厚的亲人,即使他的行为不符合要求,也要考虑到他的品行。
- 背景:这是对道德评价和行为选择的一种态度,即在评判一个人时不仅要看他的表现,还要考虑他的本性或本质。
- 为天下厚禹,为禹也。为天下厚爱禹,乃为禹之爱人也。:
- 解释:为了天下的繁荣昌盛(厚禹),是为了爱(爱人)。
- 背景:这里提到了对领导者或统治者的道德评价和期望,即领导者应该关心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福祉,而这种关心应该是出于对人民的爱护和关怀。
- 厚禹之加于天下,而厚禹不加于天下。:
- 解释:对天下人民的关爱(厚)给得越多(厚于天下),但并不因为这样(厚于天下)就减少对其他人的关爱(不薄于其他任何人)。
- 背景:这表明领导者的关爱应当是普遍和平等的,不应该有任何偏袒或区别对待。
- 恶盗之为加于天下,而恶盗不加于天下。:
- 解释:讨厌强盗(恶盗)对天下的侵害(加于天下),但讨厌强盗(恶盗)对天下的侵害(不加于天下)。
- 背景:这是对正义和公正的强调,表明即使在面对不公正的情况时,也应该坚持正义的原则。
- 爱人不外已,已在所爱之中。:
- 解释:爱人的范围不超出自己(在自身之内)。
- 背景:这是对个人情感或道德责任的一种理解,强调个人的责任感和道德自觉。
这段文字不仅揭示了墨家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观念,还反映了墨家对社会伦理、政治和道德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这些原则和观念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墨家的思想和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