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有疾,跌鼻进而问曰:“先生以鬼神为明,能为祸福,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今先生圣人也,何故有疾?意者先生之言有不善乎?鬼神不明知乎?”子墨子曰:“虽使我有病,何遽不明?人之所得于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百门而闭一门焉,则盗何遽无从入?”
二三子有复于子墨子学射者,子墨子曰:“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
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告子曰:‘言义而行甚恶。’请弃之。”子墨子曰:“不可。称我言以毁我行,愈于亡。有人于此:‘翟甚不仁,尊天、事鬼、爱人,甚不仁’。犹愈于亡也。今告子言谈甚辩,言仁义而不吾毁;告子毁,犹愈亡也!”
诗句
- 墨子有疾,跌鼻进而问曰:“先生以鬼神为明,能为祸福,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今先生圣人也,何故有疾?意者先生之言有不善乎?鬼神不明知乎?”
- 二三子有复于子墨子学射者,子墨子曰:“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
- 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告子曰:‘言义而行甚恶。’请弃之。”
- 子墨子曰:“不可。称我言以毁我行,愈于亡。有人于此:‘翟甚不仁,尊天、事鬼、爱人,甚不仁’。犹愈于亡也。今告子言谈甚辩,言仁义而不吾毁;告子毁,犹愈亡也!”
译文
- 墨子生病了,咳嗽着上前问道:“先生认为鬼和神是很聪明明了的,能够造成祸福,做善事的人会得到赏赐,做坏事的人会受到惩罚。现在先生您是圣明的人,为什么也会生病呢?难道先生的话有什么不好的吗?鬼神是不聪明的,不会知道这些吧?”
- 墨子说:“即使我有病,也不会变得不聪明。人们生病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受寒暑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劳累过度。如果关闭了百门而只打开一扇门,那么盗贼怎么能从这里进去呢?”
- 一些学生再次向墨子请教学习射箭的方法,墨子说:“不行。智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决定是否去学习某项技能。像国士一样勇敢地作战并救助他人尚且不能达到,现在你既然不是国士,又怎么能学会射箭呢?”
- 学生们又说:“告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讲仁义却行为恶劣。’请允许我放弃这个说法。”
- 墨子说:“不可以。称颂我的言论来诋毁我的品行,比灭亡还糟糕。假设有这么一个人:我很不仁厚,尊敬上天、供奉鬼神、爱护百姓,非常不仁厚。这比灭亡还好。现在告诉子虽然善于辩论,但是讲仁义却不攻击我;告诉子诋毁我,比起灭亡来说要好得多。”
赏析
本诗通过墨子与学生的对话,展现了墨子对于道德修养的态度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墨子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反对空洞的理论,主张根据个体的能力来决定行动的方向。在对待鬼神的观念上,他并不迷信,反而认为鬼神是无知的,因此不会对人有所了解。在教育弟子时,他也主张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高深莫测的知识。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墨子的平等观念,他认为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受到相同的尊重和对待,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