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见齐大王曰:“今有刀于此,试之人头,猝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多试之人头,猝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刀则利矣,孰将受其不祥?”大王曰:“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祥。”子墨子曰:“并国覆军,贼杀百姓,孰将受其不祥?”大王俯仰而思之曰:“我受其不祥。”
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今使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君曰:“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子墨子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邻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其子强粱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
诗句:子墨子见齐大王曰:“今有刀于此,试之人头,猝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
译文:墨子去见齐王,说:“这里有一把刀,试着砍人头,突然切断它,这算是有利吗?”齐王说:“是有利的。”
关键词:墨子、鲁问、齐国、大王、利益、不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墨子的哲学思想。墨子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利也有弊的,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他反对战争,认为战争会带来破坏和痛苦,因此劝诫齐国的大王不要发动战争。同时,他也指出,如果齐国大王发动战争,那么他也将受到不祥的惩罚。这首诗反映了墨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实现真正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