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古人有善攻者,穴土而入,缚柱施火,以坏吾城,城坏,或中人为之奈何?”
子墨子曰:问穴土之守邪?备穴者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适人。适人为变筑垣聚土非常者,若彭有水浊非常者,此穴土也。急堑城内,穴其土直之。穿井城内,五步一井,傅城足。高地,丈五尺,下地,得泉三尺而止。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顺之以薄■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
令陶者为月明,长二尺五寸六围,中判之,合而施之穴中,偃一,覆一。柱之外善周涂,其傅柱者勿烧。柱者勿烧。柱善涂其窦际,勿令泄。两旁皆如此,与穴俱前。下迫地,置康若灰其中,勿满。灰康长五窦,左右俱杂,相如也。穴内口为灶令如窑,令容七八员艾,左右窦皆如此,灶用四橐。穴且遇,以颉皋冲之,疾鼓橐熏之,必令明习橐事者,勿令离灶口。连版,以穴高下,广陕为度,令穴者与版俱前,凿其版令容矛,参分其疏数,令可以救窦。穴则遇,以版当之,以矛救窦,勿令塞窦;窦则塞,引版而却,过一窦而塞之,凿其窦,通其烟,烟通,疾鼓橐以熏之。从穴内听穴之左右,急绝其前,勿令得行。若集客穴,塞之以柴,涂,令无可烧版也。然则穴土之攻败矣。
译文
禽子再次拜谢,问道:古人擅长用攻城方法,通过挖隧道进入城中,并使用燃烧柱的方法来破坏我们的城墙。当城墙被破坏时,有人中了毒该如何处理?
墨子说:这是关于如何防守的问题吗?在城内建造高楼作为观察哨所,以谨慎地观察敌人的行为。如果敌人进行异常的筑墙或聚集土石,就像有水变浑浊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挖隧道。立即在城墙上挖掘直道,穿井城内,五步一个井,围绕城墙足够低的地方布置,并在得泉三尺处停止。让陶器制造者制作容量超过四十斗的罂瓶,用皮革紧密包裹,放置于井中,让听觉灵敏的人伏身倾听,确定洞穴的具体位置后,凿开洞穴进行迎击。
注释
- 穴土之守:指防御敌人从地下挖隧道的方式。
- 缚柱施火:使用燃烧的柱子来攻击敌人。
- 听音:通过倾听声音来确定敌军的位置和动向。
- 康若灰:一种用于检测有毒气体的物质,放在洞穴内部。
- 窑:此处应为“烟”,即烟雾。
- 急鼓橐:迅速吹响葫芦,用以驱赶烟雾。
- 连版:连接木板,用于支撑和加固墙壁。
- 窦际:指墙壁上的缝隙。
- 灶令如窑:在洞穴内部设置类似于窑的烹饪设施,以便容纳艾绒等物品进行熏蒸。
- 灰康长五窦:在洞穴内部设置五个洞,用来放置灰康。
赏析
《备穴》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古代战争中如何应对敌人利用挖隧道的方式进行攻城的策略。文章强调了防守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例如,通过在城内建造高楼、掘直道、设置烟火探测设备和加强城墙的结构等措施,有效地防御了敌人的进攻。这些措施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的智慧和实用性,展示了墨子对于战争策略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经验。同时,文章也反映了墨子对工匠技术和材料使用的精细考量,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