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元年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子不言即位。此非子也,其称子何?臣子一例也。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救邢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邢已亡矣。熟亡之?盖狄灭之。曷为不言狄灭之?为桓公讳也。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曷为先言次而后言救?君也。君则其称师何?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

夏六月,邢迁于陈仪。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

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此一事也,曷为复言齐师、宋师、曹师?不复言师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夷者何?齐地也。齐地则其言齐人以归何?夫人薨于夷,则齐人以归。夫人薨于夷,则齐人曷为以归?桓公召而缢杀之。

诗句: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子不言即位。注释

  • 公何以:询问原因。
  • 不言即位:不称王或帝位。
  • 继弑君:指继位的国君杀害前任国君。
  • 子不言即位:臣子不称王或帝位(因继位者非其子)。

译文:

僖公元年春,周历正月,鲁文公为什么不称王或帝位而说“即位”呢?因为继位的国君杀害了前任国君,儿子不称王或帝位。这里的“子”不是指他的儿子,而是指一个臣子。齐国、宋国、曹国的军队在聂北停留,来帮助邢国(此时邢国已灭亡)。提到“救邢”,但不说军队驻扎,是因为邢国已经灭亡了。

赏析: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的一篇重要文献。该篇记录了春秋时期鲁文公和诸侯之间的外交事务,涉及晋国、楚国、齐国、宋国、曹国等国家的政治活动。文中反映了当时诸侯国间的政治纷争和相互关系,以及各国对内对外政策的动态。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格局和社会风貌。此外,该篇章的语言精炼、含义深刻,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