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邹忌身材修长八尺多,容貌俊美。他穿戴整齐,在镜子前站定,对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谁更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比城北的徐公更漂亮些。”邹忌又问自己的妾:“我和徐公谁更漂亮?”妾说:“您比徐公更漂亮些。”第二天早晨,有位客人来访,邹忌同他坐着谈话,问这位客人:“我与徐公谁更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第二天,当徐公来时,邹忌仔细端详,自己觉得不如徐公;再看那明镜中的徐公,又远不如了。晚上躺在床上回想这件事,心里想:“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漂亮是因为畏惧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对我有所求。从这些情况看,大王受蒙蔽太深啊!”
【注释】
- 邹忌:战国时期人。齐国人。
- 朝服衣冠:穿上朝廷上的衣服和戴上官帽。
- 窥镜:照镜子。
- 形貌昳丽:相貌秀丽好看。
- 城北徐公: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 孰:通“熟”,仔细、仔细地。
- 孰视之:仔细地看。
- 弗如:不如。
- 暮寝而思之:晚上躺在床上反复思考。
- 私:偏爱。
- 畏:畏惧。
- 欲:想要。
- 入:进入。
- 王:齐威王的尊称。
- 诚:确实。
- 宫妇左右:指后宫妃嫔身边的臣子。
- 畏王:畏惧大王。
- 莫不:无一例外。
- 私王:偏爱大王。
- 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
- 观:考虑。
- 蔽:蔽塞、蒙蔽。
【赏析】
本文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文学家韩非的弟子李斯的《谏逐客书》的前半部分。邹忌以自身为比喻,说明君主容易接受亲近的人的建议,而不善于听取来自远处或地位低下的人的意见,进而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广纳各方人才,以求国家强盛。文章语言简练,用典恰当,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
邹忌通过对比自身和他人的感受及评价来阐述观点。他首先向妻说自己比城北的徐公漂亮,妻认为是偏爱他;接着向妾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妾说是怕他;最后向客人夸耀自己比徐公漂亮,而客人却认为他不过是在巴结他。这一系列描述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论点进行,即邹忌认为自己比徐公漂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种写法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邹忌的观点,也为下文提出建议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