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诗句: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译文: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贫穷到无法生存,就派人去拜访孟尝君,请求在他门下寄居为食客。
注释:孟尝君(?—前254):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名文(一作田文),以善养士而闻名于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冯谖(?—?):战国时期齐国人,因家贫而投靠孟尝君,后成为孟尝君的得力助手。
赏析:本诗通过描写冯谖初来乍到时受到的冷遇,以及他后来如何巧妙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孟尝君解决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经历,展现了战国时期策士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赞扬了冯谖的谋略与才智。
诗句: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译文:孟尝君问:“您有什么爱好吗?”冯谖说:“我没有特别的爱好。”孟尝君又问:“您有什么技能吗?”冯谖说:“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
注释:孟尝君(?—前254):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名文(一作田文),以善养士而闻名于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何好”,询问对方有什么兴趣爱好。“何能”,询问对方有什么特殊技能或能力。
赏析:本节诗通过对话形式,揭示了孟尝君对冯谖的基本认识——认为冯谖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或爱好,从而表现出孟尝君对冯谖的轻视。然而,这种态度并未能阻止冯谖为孟尝君所做的贡献。
诗句: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译文:冯谖开始在孟尝君家居住不久后,靠着柱子弹剑唱歌:“长剑啊,你回来吧!没有鱼肉吃。”
注释:食以草具:用粗糙的食物招待客人。“草具”指粗劣的饮食。倚柱弹其剑:倚着柱子弹奏着剑。“倚柱”表示冯谖正在闲暇之时,弹剑的动作则表现了他内心的不悦和不满。歌曰:歌唱的方式表达情感。长铗归来乎:意为“长剑啊,你回来吧!”表示冯谖对现状的不满和期望改变。
赏析:本节诗描绘了冯谖初到孟尝君家时的情景——尽管受到冷遇,但并没有让冯谖屈服或放弃。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努力地为孟尝君服务的决心和意志。
诗句: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译文:周围的人们都嘲笑他,并将此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回答说:“给他饭吃吧,把他当作我门下的宾客对待。”
注释:比:看待、对待。
赏析:本节诗反映了孟尝君最初对冯谖的认识——认为冯谖只是一个普通的客人,不值得给予过多的尊重。然而,孟尝君的决定却表明了他的宽容和大度。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孟尝君对人才的重视,也为后续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诗句: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
译文:过了一些时间,冯谖再次弹起剑来唱道:“长剑啊,你回来吧!没有车马可乘。”周围的人都嘲笑他,并将此告诉了孟尝君。
注释:居有顷:过了一些时间。复弹其铗:再次弹奏着剑。歌曰: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情感。长铗归来乎:意为“长剑啊,你回来吧!”表示冯谖对现状的不满和期望改变。
赏析:本节诗描绘了冯谖对生活条件的不满和无奈。他的歌声中充满了对改善自己处境的期望和决心。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冯谖的个人品质,也展示了他对于自身境遇的清醒认识。
诗句: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译文:孟尝君回答:“那就为他准备车马吧,把他当作我门下最尊贵的车客对待。”
注释:为之驾:为他准备驾车用的马匹和车辆。比门下之车客:把冯谖视为最尊贵的门下客人。
赏析:本节诗表明了孟尝君对冯谖的重新认识——从最初的冷漠到现在的重视和尊重。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孟尝君的智慧和胸怀,也为后续的事件奠定了基础。
诗句: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译文:于是冯谖乘坐着马车,挥动着他的宝剑,路过他的朋友们时说道:“我是孟尝君的门客。”过了一会儿,他又弹奏着剑并唱道:“长剑啊,你回来吧!没有地方可以安家。”周围的人都很厌恶他,认为他贪婪并且不知足。
注释:乘其车:乘坐着马车。揭:挥动的意思。后有顷:过了一会儿。左右皆恶之:周围的人们都讨厌他。以为贪而不知足:认为他贪图名利而且不知足。
赏析:本节诗描绘了冯谖回到孟尝君身边后的情境——尽管他得到了一定的待遇,但周围的人对他仍然持有偏见。这种状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暗示了冯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然而,正是在这种困境中,冯谖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智慧,最终为孟尝君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诗句: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译文:孟尝君问道:“冯先生有亲人吗?”冯谖回答说:“有的,有母亲。”孟尝君派人给他们送去食物,让他们不会缺乏食物。
注释:问:询问。冯公:指冯谖,尊称。有亲乎:是否有亲人?给其食用:派人送食物过去。无使乏:让他们不至于匮乏。
赏析:通过这一问答,我们可以看出孟尝君虽然对冯谖有所了解和接纳,但他对冯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他采取了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来对待冯谖,即派人送去食物,让他不会缺乏食物。这显示了孟尝君的宽容和大度。
诗句:于是不复歌。
译文:从此以后,冯谖不再唱歌了。
注释:不复歌:不再唱歌了。
赏析:本节诗描绘了冯谖在得到孟尝君关心后的心态转变——他不再像之前那样任性和放纵自己去做其他的事情,而是选择了一种更理性、更有节制的态度去做事情。这种态度的转变不仅体现了冯谖的成长和成熟,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