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注释】
冯谖:战国时齐国策士。孟尝君:齐国贵族,以善养士而著称。相:指宰相。纤介:小的毛病,微小的瑕疵。
【译文】
孟尝君做了几十年宰相,没有遭受一点细小的灾祸,这是冯谖出谋划策的结果。
【赏析】
本诗是《战国策》中记载冯谖为孟尝君谋划的一个故事。文章通过冯谖与孟尝君之间一段对话,表现了冯谖足智多谋、善于谋略的才能和品质,也反映了孟尝君知人善任的用人之道。
冯谖(?——?),齐国著名的策士。他在游历诸侯各国期间,曾受到一些君主的赏识,但大多时间是在流浪,最后来到薛地,过着贫困不堪的生活。他经常对人说:“我贫穷,但是有志向,不能久处贫贱之境。”他四处奔波,到处宣扬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齐相孟尝君听说了冯谖,便亲自登门拜访,并请他到自己的府上居住,还为他安排了住处,让他吃好喝好。冯谖感激涕零,表示愿意竭尽全力为相国服务。
在孟尝君的府邸里,冯谖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要求把薛邑租给那些没有地盘、没有靠山的人耕种,这样,薛邑就会富裕起来;同时,让薛邑的百姓都穿上丝绸衣料,这样,薛邑就富甲一方。
孟尝君听了这些建议,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决定采纳冯谖的建议。
不久后,冯谖果然按照自己提出的主张去做了,薛邑很快富裕了起来,成了齐国的一大财富。冯谖又建议孟尝君说:“您做宰相数十年,一直没有遭受一点小小的灾害,这是因为您的门下有很多贤士的缘故啊!”孟尝君听后,十分高兴,认为冯谖真是一位难得的贤才。
冯谖离开薛邑之后,来到了魏国。他先来到魏王面前,说:“我听说贵国有三宝:一是君王所喜爱的狗,二是君王所喜欢的马,三是君王所喜欢的女人。这三样东西都是天下最珍贵的宝物。然而,这些东西都不能用来治理国家。”魏王问:“那你有什么高见呢?”“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保证使魏国强大。”冯谖说。魏王问:“你有什么办法能使魏国强大?”“大王如果能够重用我,我就能使魏国富强。不过,我有个要求:大王要允许我像对待狗、马、女人一样来对待您。”魏王答应了冯谖的要求。
冯谖来到孟尝君那里,告诉孟尝君:“现在魏国正打算攻打赵国,赵国害怕了,请求我们联合抗秦,共同抗击秦国的威胁。大王如果不答应他们的请求,那么赵国一定会被秦国吞并。这样一来,秦国就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所以,我认为大王应该答应赵国的请求,与他们共同抗秦。”
孟尝君听从了冯谖的话,派兵援救赵国。赵国因此得以保全。
冯谖又建议说:“现在秦国正想吞并燕国,燕国害怕了,请求我们与他们联合抗秦。大王如果不答应他们的请求,那么燕国肯定会灭亡。秦国就会趁机吞并燕国。所以,我认为大王应该答应他们的请求,与他们共同抗秦。”
孟尝君听从了冯谖的意见,派兵援救燕国。燕国因此得以保全。
冯谖看到齐国的领土已经扩大了许多倍,心中非常高兴。他想:既然我帮助了齐国,为什么不让自己也能享受一些好处呢?于是他就要求孟尝君给他封了个官做,并且赏赐给他黄金千镒。
孟尝君答应了冯谖的要求,给了他一个官做,并且赏赐给他黄金千镒。冯谖得到赏赐之后,并没有立即离开。他告诉孟尝君:他的这个官只是一个闲职,没有什么实权。他说:“我听说,当一个人有权势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现在我已经得到了赏赐,有了实权,就应该好好地利用它。”
孟尝君听了冯谖的话,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于是,他命令手下的官吏们按照冯谖的意思办事,让冯谖担任了主管收税的官职。
过了不久,冯谖就辞职不干了。他对孟尝君说:“我听说,当一个人有权势时,一定要谦虚谨慎。现在我得到了实权,却依然像过去那样清贫,这不符合礼节啊!”孟尝君听了冯谖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把他辞退了。
后来,冯谖离开了齐国,到了薛邑。他看到自己的家乡变得很富裕了,感到很欣慰。他感慨地说:“我曾跟随孟尝君做官多年,却没有遭受一点儿小小的灾难。这都是因为有孟尝君的恩德呀!如今我终于能够回到家乡了,真该好好庆贺一番啊!”于是他拿出笔墨纸砚,给孟尝君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敬启者:昔日承蒙孟尝君恩宠有加,使我得以安身立命于四方。而今我已功成名就,归心似箭。然而,我又怎能忘记那些曾经为我出谋划策的人呢?他们都是些了不起的人才啊!我想写一首长诗来报答他们,但又觉得太麻烦了。再说我的家境贫寒,也没有钱买笔墨纸砚。如今,我终于能够回到家乡了,我一定要好好庆祝一番!”
孟尝君收到冯谖的信以后,感慨万分。他说:“当初我没有听信冯谖的话,结果遭到了小小的灾难。现在想来,真是后悔不已啊!我应该感谢冯谖的教诲。”于是,他也给冯谖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写道:
敬启者:昔日蒙君恩宠有加,致使我得以安身立命于四方。今日一别数载,不知君何去何从?然我思之甚苦,欲寻君之踪迹。然我身处高位,无以报答君之恩情。然君之恩情如山之高、海之深,我难以回报。然我仍愿为君效力,尽忠报效。
冯谖读了孟尝君的信以后,感慨万分。他说:“孟尝君啊!你真是太客气了!其实,我并不想留在你的身边为你效力。我只是觉得你是一个贤明的国君罢了!如今你竟然如此看重我、尊重我,这让我感到非常荣幸!然而我却不能接受你的馈赠。”于是,他又给孟尝君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敬启者:昔日蒙君厚爱有加,使我得以安身立命于四方。然而我并无其他什么可报答的。只是我觉得自己的处境实在太危险了。因为我现在虽然有了一个官位,但却没有任何实权。而且我还担心自己随时都可能遭受不测之祸。所以我不想留在你身边为你效力了。请你不要再挽留我了!
冯谖读完信以后,感慨万分。他感叹道:“孟尝君啊!你太客气了!其实我并不想留在你的身边为你效力。”说完这句话后,他收拾行装准备离开。
【赏析】
此篇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时期,各国纷纷争夺霸权,互相攻伐不断。当时齐国称霸天下,齐宣王在位时更是独揽朝政大权。他广结党羽,排斥异己,对大臣进行严厉的监视和打击,使得朝中大臣人人自危,人人自保。面对这种情况,许多有才学的大臣纷纷辞官隐退,或投靠其他国家以求保命。冯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投奔到孟尝君门下的。
文章叙述了冯谖出谋划策为相国孟尝君除去“细微之祸”,以及冯谖辞官归家的故事。文章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全文情节曲折多变,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语言优美流畅、富有文采。
本文主要描写了冯谖的两次行动:第一次是为孟尝君排忧解难;第二次是辞官归家。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冯谖的机智能干及忠诚耿直的品质。文章结构严谨紧凑、完整完整;叙事详略得当、有条不紊;语言流畅自然、富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