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其近者祸及身,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战国策 · 触讋说赵太后》是战国时期齐国人触讋向赵国的赵太后进言,劝说她立长安君为太子。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其继有在者乎?”

  • 左师公:指触讋。
  • 今三世以前:从他出生到现在的三代。
  • 至赵之为赵:到了赵国成为赵国。
  • 赵王之子孙侯:赵国的王族子孙被封为诸侯。
  • 其继有在者乎:他的继承者还有没有呢?

曰:“无有。”

  • :回答。
  • 无有:表示没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 微独赵:不仅仅只有赵国,其他国家也有吗?
  • 诸侯有在者乎:诸侯中有继承者的吗?

曰:“老妇不闻也。”

  • 老妇:这里指赵太后。
  • 不闻也:表示不知道。

曰:“此其近者祸及身,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 此其近者祸及身:这是最近的可能受到灾祸的人。
  •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会不好吗?
  • 位尊而无功:地位尊贵但没有功绩。
  • 奉厚而无劳:俸禄丰厚但没有功劳。
  • 挟重器多也:拥有重宝财物很多。
  •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抬得很高,还给他封了肥美的封地。
  •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但是还没有让他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
  •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如果有一天皇帝去世,长安君又怎么能够在赵国生存下去呢?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 子义:指触讋的门客子义。
  • 闻之:听说了。
  • 人主之子也:作为人主的子女。
  • 骨肉之亲:亲人。
  • 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尚且不能依靠没有功绩的地位和丰厚的俸禄。
  • 已守金玉之重也:已经承担着贵重的财物和责任。
  • 而况人臣乎:何况是个臣子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触讋向赵太后建议立长安君为太子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君主与臣民之间的权力关系及其复杂性。诗中通过对话形式,展示了赵太后对儿子的宠爱以及对待国家事务的冷漠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特点,即使是君王的儿子,如果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也可能面临失去地位的风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