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分,其余以禄士,以为间田。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
王制第五
天子之官制与诸侯关系
- 前言
- 《王制第五》概述
- 文献背景与时代意义
- 中央行政机构设置
- 九卿制度与三公职权
- 地方行政管理体系
- 中央到地方官员职责
- 百里之内官职与责任
- 千里以外管理方式
- 诸侯封地与权力
- 诸侯封国范围界定
- 诸侯权力与责任分配
- 官员考核与监督机制
- 官员考核标准与方法
- 监督机制实施与效果
- 总结与思考
- 王制在政治治理中角色
- 现代启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