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簇,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

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

译文

孟春之月,太阳位于营室星,黄昏时在参宿中,清晨时在尾宿中。其日为甲乙,其帝为大皞,其神为句芒。其虫为鳞,其音为角,律为大簇,其数为八。其味为酸,其臭为膻,其祀为户,祭先脾。
东风解冻,蛰虫开始活动,鱼类上冰,獭捕鱼,鸿雁飞来。
天子居于青阳宫左角。乘车驾鸾,马驾苍龙,挂青色旗,穿青衣,佩仓玉;食用麦和羊,使用器具疏朗通达。
这个月是立春。先立春三天后,太史拜访天子说:“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于是斋戒。立春之日,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接春天。回来后,在朝堂上赏赐公卿大夫。命令相官布施恩惠,行庆赐恩泽,下及于万民。庆赐立即施行,没有差错。
然后命大史守护典籍、遵守法令,掌管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星宿分离不差,不失经纪,以初为常。
这个月,天子于是在大年初一祭祀天地。选择元辰,天子亲自载耒耜,放在车骖驾的御座中间,带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次推土,三公五次推土,卿和诸侯九次推动。返回后,将爵位置于大殿,三公九卿诸侯大夫都参与,命令称之为劳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帝王在春季的农事活动与祭祀仪式的整个过程。从“东风解冻”到“鸿雁来”,再到“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展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尊天敬地、崇尚农业的文化传统。

诗中的“立春”、“大飨”等词汇,以及“元日祈谷于上帝”等仪式,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以及对农业生活的重视。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