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命仆及七驺咸驾,载旌旐、授车以级,整设于屏外。司徒搢扑,北面誓之。天子乃厉饰,执弓挟矢以猎,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蛰虫咸俯在内,皆墐其户。乃趣狱刑,毋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

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境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解惰,师兴不居。

孟冬之月,日在尾,昬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旂,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

诗句:
月令第六
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

译文:
这个月,天子开始教导人们如何进行田猎,以此来练习使用五种武器和马匹,同时颁布命令,加强马政管理。命仆人及七驺全部出动,载着旌旗、旗帜和车等出行,并整齐地排列在屏外。司徒戴上刑具,面朝北方发誓。天子则开始精心修饰自己,拿起弓箭准备外出打猎,并命人祭祀四方的禽兽,以示尊重。

注释:

  • 《月令第六》:这是《礼记》中的一篇,记载了古代中国农历的一个月份的相关习俗和活动。《月令第六》是其中的第六篇,主要讲述了当月天子的活动安排。
  • 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在这个月里,天子开始了教导人们如何进行田猎的活动,这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训练方式,通过实际狩猎来训练使用各种武器。
  • 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同样在这个月里,天子还教授人们如何使用五种武器(通常指弓、矛、戈、剑、斧)和马匹来进行田猎,并加强了对马政的管理。”班马政”指的是整顿和规范马政管理。
  • 命仆及七驺咸驾:命令仆人和七个随从都准备好马车,以便出行。
  • 载旌旐、授车以级:车上挂有旗帜和标志,每辆车都有明确的级别划分。
  • 饰,执弓挟矢以猎:天子穿着华丽的服饰,手持弓箭准备外出打猎。
  • 乃趣狱刑,毋留有罪:同时下令审理那些尚未结案的案件,确保没有留下任何有罪之人。
  • 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收集那些不符合规定的禄秩和不适宜供养的人。
  • 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在这个月里,随着草木逐渐枯萎,人们开始砍伐树木制作木炭。
  • 蛰虫咸俯在内,皆墐其户:蛰居的昆虫都藏在家中,用泥土堵住它们的门户。
  • 乃趣狱刑,毋留有罪:同时下令审理那些尚未结案的案件,确保没有留下任何有罪之人。
  • 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收集那些不符合规定的禄秩和不适宜供养的人。
  • 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在这个月里,天子开始品尝由猎获的野兽制成的稻米,首先在寝庙中享用。
  • 乃趣狱刑,毋留有罪:同时下令审理那些尚未结案的案件,确保没有留下任何有罪之人。
  • 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收集那些不符合规定的禄秩和不适宜供养的人。
  • 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在这个月里,天子开始品尝由猎获的野兽制成的稻米,首先在寝庙中享用。

赏析:
此诗反映了古代帝王的日常生活及其治国理念。天子通过教导人们进行田猎活动来练习使用武器,同时也强调了维护国家政治秩序的重要性。此外,诗中还提及了一些农业活动,如砍伐木柴制作木炭,以及在特定季节内举行的祭祀活动。这些内容不仅展现了古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利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