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
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Ρ之以藻,所以成妇顺也。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治。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是故男教不修,阳事不得,适见于天,日为之食;妇顺不修,阴事不得,适见于天,月为之食。是故日食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荡天下之阳事;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故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而后成者也。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故曰:“天子之与后,犹父之与母也。”故为天王服斩衰,服父之义也;为后服资衰,服母之义也。
诗句:
《礼记》昏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成婚礼。
译文:
《礼记·昏义》:
古之婚礼,始于纳采,问名;继而纳吉,纳征;再请期,然后亲迎。
(纳采)男方提亲,女方许配。
(问名)双方家长议定婚事。
(纳吉)男方送彩礼至女方家。
(纳征)女方家接受彩礼。
(请期)择吉日举行婚礼。
(亲迎)新郎接新娘入洞房。
赏析:
《礼记·昏义》是古代婚姻礼仪的一部重要文献,详细记述了中国古代的婚礼流程和礼仪。该篇共分为六部分,每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仪式和意义。通过这些仪式,男女双方正式确立了婚姻关系,体现了儒家对于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