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丧不得奔丧,哭尽哀;问故,又哭尽哀。乃为位,括发袒成踊,袭绖绞带即位,拜宾反位成踊。宾出,主人拜送于门外,反位;若有宾后至者,拜之成踊,送宾如初。于又哭,括发袒成踊,于三哭,犹括发袒成踊,三日成服,于五哭,拜宾送宾如初。若除丧而后归,则之墓,哭成踊,东括发袒绖,拜宾成踊,送宾反位,又哭尽哀,遂除,于家不哭。主人之待之也,无变于服,与之哭,不踊。自齐衰以下,所以异者,免麻。
凡为位,非亲丧,齐衰以下,皆即位哭尽哀,而东免绖,即位,袒、成踊、袭,拜宾反位,哭成踊,送宾反位,相者告就次。三日,五哭卒,主人出送宾;众主人兄弟皆出门,哭止。相者告事毕。成服拜宾。若所为位家远,则成服而往。齐衰,望乡而哭;大功,望门而哭;小功,至门而哭;缌麻,即位而哭。哭父之党于庙;母妻之党于寝;师于庙门外;朋友于寝门外;所识于野张帷。凡为位不奠。哭天子九,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大夫哭诸侯,不敢拜宾。诸臣在他国,为位而哭,不敢拜宾。与诸侯为兄弟,亦为位而哭。凡为位者壹袒。所识者吊,先哭于家而后之墓,皆为之成踊,从主人北面而踊。凡丧,父在父为主;父没,兄弟同居,各主其丧。亲同,长者主之;不同,亲者主之。闻远兄弟之丧,既除丧而后闻丧,免袒成踊,拜宾则尚左手。无服而为位者,唯嫂叔;及妇人降而无服者麻。凡奔丧,有大夫至,袒,拜之,成踊而后袭;于士,袭而后拜之。
闻丧不得奔丧,哭尽哀;问故,又哭尽哀。
译文:
从外地赶回去办丧事的礼节是:一听到亲人的死讯时,就用哭声来回答报丧人,尽情哀哭,然后才询问亲人死亡的原因。听完报丧人的叙述后,又尽情哭泣。
赏析:
奔丧第三十四是一篇关于古代礼仪的文章,其中详细描述了奔丧者在得知亲人去世的消息后应该如何应对。文章首先强调了奔丧者在听到亲人离世的消息时应立刻用哭声来回应报丧人,并要尽情地哭泣,以此来表达对亲人的悲痛。接着,文章描述了奔丧者在得知亲人离世的原因后,应如何应对。当奔丧者听完报丧人的叙述后,又需要尽情地哭泣,以示哀悼。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奔丧者的言行举止的描绘,展示了古代礼仪的庄重和肃穆。同时,文章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亲情的重视和尊重。这种尊重和重视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无论是奔丧者在听闻亲人离世的消息时的悲痛,还是他们在得知亲人离世原因后的哀伤,都体现了他们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和怀念。
《奔丧第三十四》这篇文献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古代的礼仪制度,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尊重。这些传统礼仪和价值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尊重他人,同时也要珍视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