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母之丧,西面哭尽哀,括发袒,降堂东即位,西乡哭,成踊,袭免绖于序东,拜宾、送宾,皆如奔父之礼,于又哭不括发。妇人奔丧,升自东阶,殡东,西面坐,哭尽哀;东髽,即位,与主人拾踊。奔丧者不及殡,先之墓,北面坐,哭尽哀。主人之待之也,即位于墓左,妇人墓右,成踊尽哀括发,东即主人位,绖绞带,哭成踊,拜宾,反位,成踊,相者告事毕。遂冠归,入门左,北面哭尽哀,括发袒成踊,东即位,拜宾成踊。宾出,主人拜送;有宾后至者则拜之成踊;送宾如初。众主人兄弟皆出门,出门哭止,相者告就次。于又哭,括发成踊;于三哭,犹括发成踊。三日成服,于五哭,相者告事毕。为母所以异于父者,壹括发,其余免以终事,他如奔父之礼。
齐衰以下不及殡:先之墓,西面哭尽哀,免麻于东方,即位,与主人哭成踊,袭。有宾则主人拜宾、送宾;宾有后至者,拜之如初。相者告事毕。遂冠归,入门左,北面哭尽哀,免袒成踊,东即位,拜宾成踊,宾出,主人拜送。于又哭,免袒成踊;于三哭,犹免袒成踊。三日成服,于五哭,相者告事毕。
奔母之丧,西面哭尽哀,括发袒,降堂东即位,西乡哭,成踊,袭免绖于序东,拜宾、送宾,皆如奔父之礼,于又哭不括发。
这首诗的翻译是:“母亲去世了,我哭着奔丧到母亲的灵前,头发被束起来,脸上涂着黑,跪在灵前的台阶上。我向西哭,直到泪尽。我站起来,把头巾解开,然后脱下麻布腰带。我去祭奠母亲,站在灵前的台阶上,我面向西方哭泣,直到我哭够了为止。然后脱下麻布腰带。然后我去拜见宾客。”
关键词解释:
- 奔丧:古代一种礼仪形式,指为死去的亲人举行哀悼仪式,以示哀悼和尊重。
- 西面哭尽哀:表示对逝去的母亲进行深切的哀悼。3. 括发袒:表示哀悼的方式之一,即束起头发,露出肩膀。
- 降堂:从台阶上走下来。5. 拜宾:向宾客行礼。6. 相者告事毕:意思是事情已经结束,可以安心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子为母亲奔丧的情景。诗中描述了孝子在母亲丧礼上的一系列动作和情感变化,表达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同时,诗歌也展示了古代社会对于丧礼的重视程度以及孝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