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诗句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译文

君子知道学习的难度和美丑,才能广泛地学习;能够广泛学习,然后才能成为老师;能够成为老师,然后才能成为长者;能够成为长者,然后才能成为君主。因此,老师就是用来学习做君主的。所以选择老师时必须非常慎重。《记》中说:“三王四代只选有道德的老师。”就是说这个意思吧!

学习的方法,严格要求的老师是最难的。只有老师严厉了,学问才会受到尊重,学问得到尊重,人民才会尊敬学问。因此,君主不能对他臣下的老师恭敬。在大学的礼仪上,虽然天子的命令,也不能面向北行礼;这是为了尊重老师。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轻松而他们的学习成果加倍,他们又反过来帮助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苦而他们的学习成果只是一半,他们又反过来抱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攻克坚固的木头一样,先从容易的地方开始,再攻克难点,等时间长了,就会相互理解并解决疑惑。不善于提问的人却与此相反。善于询问的人,就像敲打大钟一样,用小锤敲打声音会很小,用大锤敲打声音会很大,等到它平静下来,就能敲出完整的钟声;不善于问答的人却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学习的诀窍。

记问之学(只问不学的学问),不足以担任老师的角色。必须亲自听取教诲,如果自己无法提问,然后才去问别人;即使问了也不知道,即使是放弃也可以。

赏析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学习过程中的教师角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作者强调了学习的难度和重要性,指出只有深入了解学习的难度和自身的美丑,才能广泛地学习。接下来,作者提出了“择师”这一观点,认为选择正确的老师对于学习非常重要。接着,作者详细阐述了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品质:严明、公正、耐心和智慧。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文章还强调了“善问”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善于提问的学生能够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寻求帮助,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善于提问也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文中还提到了“记问之学”这一概念,即只问不学的学问。这种学问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些知识,但是缺乏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并不被推荐。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旨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方法和态度,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