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诗句】:
学记第十八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译文】:
《大学》的教育法则是,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叫做“豫”,在事情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叫做“时”,不因循守旧地施加教育叫做“孙”,观察别人的优点来学习叫做“摩”。这四个原则,是教学得以兴盛的原因。
如果等到问题发生了才去禁止,就会扞格不通;等到时机合适了才开始学习,就会劳苦不易成功;各种教学方法杂乱无章而不遵循适度原则,就会破坏秩序而不能修整;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相互切磋,就会孤陋寡闻;与不良的朋友交往违背老师的教诲;追求新奇的娱乐活动而荒废学业。这六种情况,是教学被废弃的原因。
君子既已经了解了什么可以使教学兴盛,又了解什么会使教学被废弃,然后才可以做别人的老师。因此君子的教学是,指导道理而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鼓励学生而不压抑他们的才能,启发思考而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这样指导,就能使人心悦诚服。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说是善于教导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犯的四种错误,教育者必须知道。人在学习中如果犯了错,就往往会犯得很多;如果犯了错,就往往会犯得很少;如果犯了错,就容易变得轻佻;如果犯了错,就会停止不前。这四种情况,是人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的。了解人的心理状态后,就能够纠正他的过失。教育就是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过程。
擅长唱歌的人,能使听众仿效他的歌声;擅长教育的教师,能使人们继承他的意志。言辞简练而通达,含蓄而美好,少用比喻而容易理解,可以说能够继承意志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