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

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自众之。至于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贵贱之义别矣。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至于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隆杀之义别矣。

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戏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一人扬觯,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

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
注释:此句解释的是《礼记》中的“乡饮酒义”一章内容。其中“六十者坐”,指年满六十的老年人坐着;“五十者立侍”,指年满五十的人站立在旁侍候。这些规定是为了表明尊敬长者、养老的重要性。接着,“三豆”、“四豆”、“五豆”、“六豆”分别代表不同的年龄层次,用来象征敬老养老的观念。最后一句提到“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强调了尊敬长辈和养老是孝悌的基础。
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注释:孔子通过观察一个地方的乡饮酒仪式来理解治理国家的方法。这里的“王道”指的是治国之道。这句话表明孔子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对治理国家的简单性和有效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自众之。至于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贵贱之义别矣。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至于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隆杀之义别矣。
注释:此句描述了乡饮酒仪式中不同地位的人物如何参与。首先是主人亲自引导宾客和介进入,然后是众宾自行聚集到门外。当到达门外时,主人向宾客和介表示敬意并邀请他们进入(如上所述)。接下来,宾客和介之间进行三揖(即鞠躬三次)以示尊贵,然后按照一定的礼仪顺序登上台阶,包括拜谢、献酒、还礼等礼节。最后,到了众宾的座位上,他们进行祭拜、饮酒等行为后不必再回敬主人,便可以退场。这段描述展示了等级制度和礼仪规则的区别。
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戏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一人扬觯,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
注释:当音乐师进入场地时,连续演奏歌曲三次,然后由主人呈献美酒。随后,笙曲演奏三次,主人继续娱乐。接着是间歌三次,合乐三次结束,表明乐曲已全部演奏完毕。此时,音乐师告诉乐工一切准备就绪,于是退出。最后,音乐师举起杯子,这时会有人站立负责监督乐工,确保他们能够和谐地演奏而不分散注意力。这段话描述了整个乡饮酒仪式的音乐部分以及乐工的职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