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凌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咨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承资跋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
为袁绍檄豫州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凌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咨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承资跋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译文:
左将军兼任豫州刺史的你(指刘备),在乱世之中担当重任,面对强敌袁绍的威胁时,你是否能够挺身而出,为百姓着想?袁绍虽然强大但残暴无道,你的忠诚和勇气是否能让他畏惧?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的英雄是如何面对挑战的,他们的故事将激励我们前行。
注释:
-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这里指的是刘备作为左将军兼任豫州刺史的身份。
- 强秦弱主:形容秦朝的强盛与汉朝皇帝的软弱。
- 奸贼赵高:指西汉末年的宦官赵高。
- 奸佞之徒:形容那些奸诈、谄媚的人。
- 豪杰:这里指有才能的人或英雄。
- 奸邪之徒:形容那些心怀不轨、行为不端的人。
- 忠臣:指忠于国家、尽职尽责的大臣。
- 忠义之士:指具有忠诚和正义品质的人。
- 社稷:指国家。
- 朝廷纲纪:指朝廷的制度和纪律。
- 辅佐:辅助君主治理国家。
- 辅政大臣:指帮助君主治理国家的大臣。
- 决机:指掌握政权,决定大事。
- 非常人:指不同于常人的人。
- 非常之事:指超出常规的事情。
- 非常之功:指非凡的成就和功绩。
- 非正义:指不正当、不公正的行为。
- 动摇:使动摇、不稳定。
- 声讨:指公开谴责、讨伐。
- 檄文:一种古代文书,用于发布命令或警告。
- 汉室:指汉朝的皇室。
- 纲纪废弛:指朝廷制度的松弛和败坏。
- 辅佐皇帝:指协助帝王治理国家。
- 辅政大臣:指在朝中协助君王处理政务的重要官员。
- 决断:指作出决定或决策。
- 非常之人:指不同寻常的人或才能出众的人。
- 非常之事:指与众不同的重大事件。
- 非常之功:指非凡的成就和功绩。
- 奸邪之徒:指心怀不轨、行为不端的小人。
- 忠贤之士:指忠贞善良的人。
- 社稷安宁:指国家稳定、繁荣。
- 朝廷纲纪:指朝廷的制度和纪律。
- 辅佐:辅助君主治理国家。
- 辅政大臣:指在朝中协助君王处理政务的重要官员。
- 声讨诸侯:指对诸侯的公开谴责和讨伐。
- 汉室已衰:指汉朝的统治已经衰落。
- 朝廷纲纪废弛:指朝廷制度的松弛和败坏。
- 辅佐皇帝:指协助帝王处理政务的重要官员。
- 辅政大臣:指在朝中协助君王处理君王处理政务的重要官员。
- 声讨诸侯:指对诸侯的公开谴责和讨伐。
- 东汉末年:指东汉末年的历史时期。
- 奸邪之徒:指心怀不轨、行为不端的小人。
- 忠贤之士:指忠贞善良的人。
- 忠君爱国:指忠诚于国家和人民。
- 汉魏间文学家陈琳:指东汉末年的文学家陈琳。
- 官渡之战前夕:指官渡之战开始之前的时期。
- 袁绍檄豫州:指袁绍写给豫州的檄文。
- 声讨曹操:指公开谴责曹操的行为和立场。
- 《为袁绍檄豫州文》:这是一篇陈琳代袁绍写的关于讨伐曹操的檄文。
- 官渡之战:指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一次著名战役。
- 袁绍统领十余万:指袁绍率领十多万的军队出征。
- 都城许昌:指当时的政治中心许昌市。
- 画地而治:指划地盘来统治。
- 半年不战:指袁绍和曹操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半年时间。
- 胜形可见:指胜利的轮廓已经显现。
- 大臣立权:指大臣掌握权力。
- 大臣立权之明表:指大臣掌握权力的典范和榜样。
- 司空:指太尉的一种别称,通常为高级官职。
- 高祖祖父中常侍腾:指袁绍的父亲腾,曾任中常侍的职务。
- 左悺、徐璜:都是东汉末年宦官的代表人物。
- 饕餮放横:指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的行为。
- 时人迫胁:指当时的人们受到胁迫或逼迫。
- 望夷之败:指周武王灭亡殷商后建立周朝的史实。
- 祖宗焚灭:指祖先受到毁灭或迫害的灾难。
- 吕后季年:指汉文帝刘恒执政时期的后期。
- 生禄专政:指董卓掌握朝政,私自任命官员。
- 产禄专政:指董卓掌握朝权,擅自任命官员。
- 挟天子以令诸侯:指挟持天子来指挥诸侯的行动。
- 擅断万机:指独自掌握朝廷的大权。
- 下凌上替:指下属欺凌上级,颠覆国家秩序。
- 海内寒心:指国内人心惶惶,感到寒冷。
- 绛侯朱虚:指西汉初年的两位将领绛侯周勃和朱虚侯刘章。
- 太祖武皇帝:指曹操的谥号“武”,后来成为曹魏王朝的开国皇帝。
- 太学祭酒:指古代太学里的教授职位。
-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指曹操的祖父腾曾担任中常侍的职位。
- 骠骑大将军:指古代的一种高级军事称号,表示地位尊贵。
- 建安五年(200年):这是东汉末年的一个特定年份。
- 左将军:古代的一种高级军事称号,代表军队的最高统帅。
- 右将军、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