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馀,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注释】:
- 论积贮疏:奏疏,向皇帝上奏疏。
-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积贮,即积蓄。天下百姓的生命,全赖国家的粮食储备。
- 苟粟多而财有馀:如果粮食充足,国家财富充裕。
- 何为而不成:为什么不能成就呢?
- 以攻则取:以攻打敌人就能取得胜利。
- 以守则固:以防守就能巩固。
- 以战则胜:以战争就能战胜敌人。
-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怀柔敌人,归附远方,何求不得!
- 今驱民而归之农:现在让人民都从事农业,务农为本。
- 皆著于本:都致力于农业生产。
- 使天下各食其力:使天下百姓都从事农业生产,各自承担生活责任。
- 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指那些没有固定职业,靠做小生意谋生的人,转而依靠南方的边贸生活。
- 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这样,国家的积蓄足够了,老百姓也会安居乐业。
-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可以富裕安定天下,却因为这种仓廪充实的局面而感到可惜。我私下里为您感到遗憾。
【赏析】:
本文是汉文帝时期的一篇政论文。《汉书·食货志》载:“孝文即位,躬修俭节,思所因袭,用事幸臣建议,轻田租、什一,复除前赋如孝惠时,除关市之税,遂开中国与匈奴交臂争利之路。”此文即是对文帝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赞颂。文章先从积贮是国家的根本说起,接着指出“苟粟多而财有馀”,国家自然“何为而不成”,然后论述积贮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今驱民而归之农”的益处。文章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