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山泽之所出。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问士之富,以车数对。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

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脯曰尹祭,槁鱼曰商祭,鲜鱼曰脡祭,水曰清涤,酒曰清酌,黍曰芗合,粱曰芗萁,稷曰明粢,稻曰嘉蔬,韭曰丰本,盐曰咸鹾,玉曰嘉玉,币曰量币。

《礼记·曲礼下》是儒家经典中关于礼仪制度的重要篇章,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学生们编撰而成。本文将逐句解读此篇,并结合注释与赏析来深入理解其中的内容和价值。

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

  • 关键词: 国君, 富, 地
  • 诗句解释: 当询问一个国家君主的财富时,回答者需要根据国家的土地面积进行对比说明。
  • 文化背景: 这种问答方式反映了古代对于土地资源的珍贵性以及通过土地来衡量财富的观念。
  • 赏析: 这一部分强调了土地作为国家基础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等级观念的体现。

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

  • 关键词: 大夫, 富, 宰, 食力, 衣服
  • 诗句解释: 在询问一个大夫的财富时,回答者指出他的主要收入是来自农业劳动,而服饰则不需要额外借贷。
  • 文化背景: 这说明了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而官员通过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而非依赖国家财政。
  • 赏析: 这种描述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也反映了官员们简朴的生活态度。

问士之富:以车数对

  • 关键词: 士, 富
  • 诗句解释: 询问一个士人的财富时,回答者只需用车辆数量来回应。
  • 文化背景: 这反映了士人通常拥有一定的财产,但相对于贵族而言,其财富规模较小。
  • 赏析: 这种简洁的回答方式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差异,同时也暗示了士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天子祭天地

  • 关键词: 天子, 祭天地
  • 诗句解释: 天子每年会举行祭祀活动,用以感谢天地的庇护和赐予。
  • 文化背景: 祭天地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象征着国家的合法性和神圣性。
  • 赏析: 这一部分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宗教仪式和天命思想,也是天子权力的象征。

诸侯方祀

  • 关键词: 诸侯, 方祀
  • 诗句解释: 诸侯也会按照一定的礼仪祭祀山川、五祀等神祇。
  • 文化背景: 方祀是一种相对正式的宗教活动,反映了诸侯的社会地位和行为规范。
  • 赏析: 这一部分强调了宗教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诸侯的政治责任。

大夫祭五祀

  • 关键词: 大夫, 五祀
  • 诗句解释: 大夫也会举行祭祀活动来祈求神灵的保佑。
  • 文化背景: 五祀包括五个不同的神衹,每个都有特定的祭祀对象和意义。
  • 赏析: 这种细致的祭祀活动表明了古代社会对神灵信仰的重视以及对家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士祭其先

  • 关键词: 士, 祭先祖
  • 诗句解释: 士人在其祖先的墓地举行祭祀活动,以示尊敬和怀念。
  • 文化背景: 祭先祖是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之一,强调对祖先的敬仰和追忆。
  • 赏析: 这一行为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家族血脉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礼记·曲礼下》不仅涵盖了丰富的礼仪知识,还深刻描绘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宗教信仰和家族观念。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促进对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深入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