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崩,曰天王崩。复,曰天子复矣。告丧,曰天王登假。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五官致贡,曰享。
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老,于外曰公;于其国曰君。
翻译:
礼记·曲礼下
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崩,曰天王崩。复,曰天子复矣。告丧,日天王登假。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五官致贡,曰享。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
注解与赏析:
译文及注释:
- 天子 - 指皇帝或国王。
- 朝诸侯 - 对其他国家的君主行朝见之礼。
- 予一人 - 自称我一人承担天下的责任和权力。
- 践阼 - 登上王位。
- 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 国内事务称为孝某王,国外事务称为嗣某王。
- 郊 - 在郊外进行祭祀活动,如向祖先祈求庇佑。
- 奠 - 将祭品置于神位之前,以表达敬意。
- 太宰 - 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
- 冢宰 - 管理国家日常政务的官员。
- 冢史 - 国家的记录员,负责文书工作。
- 冢伯 - 国家的军事领袖。
- 冢社 - 负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官员。
- 冢宰 - 管理国家财务。
- 冢相 - 协助国王处理政务的大臣。
原文解读:
此文主要讲述了天子的职责与礼仪,强调了天子作为国家元首的重要性及其对内外事务的管理。文中描述了天子如何对待诸侯,以及如何在各种场合下遵循礼数和仪式(如“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此外,还提到了天子的家室和后宫制度,以及对官员们的称呼和职责描述。整体上,这段文字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礼教文化。
赏析:
《礼记·曲礼下》不仅是一篇关于政治礼仪的文章,也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它详细阐述了天子的权力范围、责任以及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关系。通过这些描述,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政治制度,也能体会到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和谐。文章的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对于现代读者而言,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