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只,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
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诸侯将出,宜乎社,造乎祢。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考礼正刑一德,以尊于天子。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赐圭瓒然后为鬯。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
诗
礼记 · 王制
译文
天子五年一巡守:每年二月,东巡守直到泰山,祭祀后眺望山川;拜会诸侯;询问活过百岁的人就见之。命令大师陈列诗歌,以观民风;命令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喜爱和厌恶;记录下百姓淫乱好辟的行为。命令典礼考查时月,确定日期、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只,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
注释
- 天子五年一巡守:每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视察和巡视。
- 岁二月:每年的二月份。
- 东巡守:向东的巡视。
- 岱宗:即泰山,古代对泰山的尊称。
- 柴而望祀山川:举行祭祀活动。
- 觐诸侯:会见诸侯。
- 问百年者就见之:询问活过百岁的人。
- 命大师陈诗:命令大师排列诗歌。
- 志淫好辟:记录下百姓淫乱好辟的行为。
- 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命令典礼考察时间、月分、确定日期、同一音律。
- 山川神只:指山神和河川之神。
- 为不敬:因为不恭敬而被贬斥。
- 君削以地:君主被削地惩罚。
- 宗庙:指帝王的宗庙。
- 为不孝:因为不孝顺而被降爵。
- 变礼易乐者:改变礼仪和音乐的人。
- 为不从:因为不顺从而被流放。
- 革制度衣服者:改变制度的服装的人。
- 为畔:因为叛乱而被诛杀。
- 为赐:作为赏赐的赐予对象。
- 用特:使用特别的方式。
赏析
《礼记·王制》是一篇关于古代礼制的文章,其中详细记载了周代的礼制和仪式。这篇文献主要讲述了天子五年一次的巡视制度以及相关的礼仪规范,包括祭祀、会见诸侯、考察时间、颁布法令等各个方面。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视程度,以及当时的政治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