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听朔于南门之外,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而馂,奏而食。日少牢,朔月大牢;五饮:上水、浆、酒、醴、酏。卒食,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御瞽几声之上下。年不顺成,则天子素服,乘素车,食无乐。诸侯玄端以祭,裨冕以朝,皮弁以听朔于大庙,朝服以日视朝于内朝。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夫退,然后适小寝寝,释服。又朝服以食,特牲三俎祭肺,夕深衣,祭牢肉,朔月少牢,五俎四簋,子卯稷食菜羹,夫人与君同庖。

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至于八月不雨,君不举。年不顺成,君衣布搢本,关梁不租,山泽列而不赋,土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卜人定龟,史定墨,君定体。君羔幦虎犆;大夫齐车,鹿幦豹犆,朝车;士齐车,鹿幦豹犆。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日五盥,沐稷而靧粱,栉用椫栉,发曦用象栉,进禨进羞,工乃升歌。浴用二巾,上絺下绤,出杅,履蒯席,连用汤,履蒲席,衣布曦身,乃屦进饮。将适公所,宿齐戒,居外寝,沐浴,史进象笏,书思对命;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揖私朝,辉如也,登车则有光矣。天子搢挺,方正于天下也,诸侯荼,前诎后直,让于天子也,大夫前诎后诎,无所不让也。

《礼记·玉藻》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礼仪著作,主要记载了古代的礼仪规范和礼节仪式。本文将逐句对诗句进行解读,并附上相应的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原文及译文
  • 诗段一: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听朔于南门之外,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而馂,奏而食。日少牢,朔月大牢;五饮:上水、浆、酒、醴、酏。卒食,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御瞽几声之上下。年不顺成,则天子素服,乘素车,食无乐。诸侯玄端以祭,裨冕以朝,皮弁以听朔于大庙,朝服以日视朝于内朝。
  • 译文:“天子穿着装饰着十二条流苏的礼服,前面后面都很长,用龙形图案装饰来祭祀。”穿着黑色上衣(玄端)在东门外看太阳升起,在南门外听朔日的祭礼,闰月时关闭大门左侧的门,站在门里面。戴着皮帽(皮弁)处理政务,进食的时候,吃了一半就停下来,演奏完音乐才吃饭。祭祀用牛羊等少牢祭品,朔日用大牢祭品,五种饮食:上水、浆、酒、醴、酏。吃完食物后,仍然穿着黑色上衣而坐着。行动时就由左边的人记录在书上,说话的时候就由右边的人记录在书上,侍奉瞽者的人发出呼叫的声音。遇到不顺成的情况,天子穿白色的衣服,乘坐白色的车子,吃没有音乐伴奏的食物。诸侯穿着黑色上衣(玄端)来进行祭祀,穿着副王的礼服(裨冕)去朝廷,戴上皮冠(皮弁)听朔日的祭礼,在正殿穿着朝服观看日常朝贺。
  • 注释:本诗段描述的是天子及其臣子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仪式。
  • 赏析:此诗段通过具体的仪式活动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君臣尊卑关系,体现了儒家的礼治思想。
  1. 原文及译文
  • 诗段二: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至于八月不雨,君不举。年不顺成,君衣布搢本,关梁不租,山泽列而不赋,土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
  • 译文:君主无故不得宰杀牛、羊、狗等动物;君子远离厨房,凡是有血肉的动物都不亲自接触;如果到了八月天气还不下雨,君主就不举行祭祀。如果年景不好,君主要穿上布衣(搢本),关卡桥梁不再征收费用,山上和湖泊不再收取赋税。土木工程也不兴建;大夫不得制造马车。
  • 注释:这里描述了古代君王对于祭祀、农业、水利、土木工程等方面的政策与规定。
  • 赏析:此诗段反映了古代君主对于国家大事的管理以及对民众生活的关怀,强调了节俭、仁爱和民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和维护。
  1. 原文及译文
  • 诗段三: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听朔于南门之外,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而馂,特牲三俎祭肺,夕深衣,祭牢肉,朔月少牢,五俎四簋,子卯稷食菜羹,夫人与君同庖。
  • 译文:天子的礼服上有十二道流苏,前面后面都很长。用龙的形象作为装饰来进行祭祀。穿着黑色上衣(玄端)在东门之外看太阳升起,在南门之外听朔日的祭礼,闰月时关闭大门左侧的门,站在门里面。戴着皮帽(皮弁)处理政务,进食时吃了一半就停下来,演奏完音乐后才吃饭。祭祀用的牛羊等少牢(特牲),朔日的大牢(太牢),五种饮食:上水、浆、酒、醴、酏。吃完食物后,仍然穿着黑色上衣而坐着。行动时就由左边的人记录在书上,说话的时候就由右边的人记录在书上,侍奉瞽者的人发出呼叫的声音。遇到不顺成的情况,天子穿着白色的衣服,乘坐白色的车子,吃没有音乐伴奏的食物。诸侯穿着黑色上衣(玄端)来进行祭祀,穿着副王的礼服(裨冕)去朝廷,戴上皮冠(皮弁)听朔日的祭礼,在正殿穿着朝服观看日常朝贺。
  • 注释:此诗段详细描述了天子及其臣子们的礼仪仪式和日常生活细节。
  • 赏析:此诗段通过具体的仪式活动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君臣尊卑关系,体现了儒家的礼治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君主对于国家大事的管理以及对民众生活的关怀,强调了节俭、仁爱和民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示了古代社会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和维护。

《礼记·玉藻》不仅是一部记录古代礼仪制度的典籍,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礼仪规范和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