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臼以椈,杵以梧。枇以桑,长三尺;或曰五尺。毕用桑,长三尺,刊其柄与末。率带,诸侯、大夫皆五采;士二采。醴者,稻醴也。瓮甒筲衡,实见间而后折入。重,既虞而埋之。

凡妇人,从其夫之爵位。小敛、大敛、启,皆辩拜。朝夕哭,不帷。无柩者不帷。君若载而后吊之,则主人东面而拜,门右北面而踊。出待,反而后奠。子羔之袭也:茧衣裳与税衣纁袡为一,素端一,皮弁一,爵弁一,玄冕一。曾子曰:「不袭妇服。」为君使而死,于公馆,复;私馆不复。公馆者,公宫与公所为也。私馆者,自卿大夫以下之家也。公七踊,大夫五踊,妇人居间,士三踊,妇人皆居间。公袭:卷衣一,玄端一,朝服一,素积一,纁裳一,爵弁二,玄冕一,褒衣一。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小敛环绖,公大夫士一也。公视大敛,公升,商祝铺席,乃敛。鲁人之赠也:三玄二纁,广尺,长终幅。

《礼记·杂记上》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先秦时期关于礼仪、道德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杂记上》主要涉及的丧事礼仪和宗庙祭祀等相关内容。本文将简要介绍《礼记·杂记上》的原文及赏析:

  1. 原文
    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 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其輤有裧,缁布裳帷素锦以为屋而行。至于庙门,不毁墙遂入适所殡,唯輤为说于庙门外。小敛、大敛、启,皆辩拜。朝夕哭,不帷。无柩者不帷。君若载而后吊之,则主人东面而拜,门右北面而踊。出待,反而后奠。子羔之袭也:茧衣裳与税衣纁袡为一,素端一,皮弁一,爵弁一,玄冕一。曾子曰:「不袭妇服。」为君使而死,于公馆,复;私馆不复。公七踊,大夫五踊,妇人居间,士三踊,妇人皆居间。公袭:卷衣一,玄端一,朝服一,素积一,纁裳一,爵弁二,玄冕一,褒衣一。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小敛环绖,公大夫士一也。公视大敛,公升,商祝铺席,乃敛。鲁人之赠也:三玄二纁,广尺,长终幅。

  2. 赏析

  • 礼仪重视:《礼记·杂记上》详细描述了各种丧事礼仪,体现了儒家对生死观和礼仪的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仪式上,也体现在对参与人员的严格要求上。例如,对于国君和大夫的丧事,规定了具体的服饰和仪式步骤,显示了对权力者的尊重和对普通百姓的保护。
  • 宗法观念:在《杂记上》中,还体现了浓厚的宗法观念。通过丧事礼仪,强调家族之间的联系和责任,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这种宗法观念不仅局限于血缘关系,也包括了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

《礼记·杂记上》不仅是一本关于丧事礼仪的书籍,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儒家思想和文化传统的经典文献。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指导现代社会的道德实践和礼仪建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