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丧,将祭,而昆弟死;既殡而祭。如同宫,则虽臣妾,葬而后祭。祭,主人之升降散等,执事者亦散等。虽虞附亦然。自诸侯达诸士,小祥之祭,主人之酢也哜之;众宾兄弟,则皆啐之。大祥:主人啐之,众宾兄弟皆饮之,可也。凡侍祭丧者,告宾祭荐而不食。

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请问兄弟之丧,子曰:「兄弟之丧,则存乎书策矣。」君子不夺人之丧,亦不可夺丧也。孔子曰:「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东夷之子也。」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在垩室之中,非时见乎母也,不入门。疏衰皆居垩室不庐。庐,严者也。妻视叔父母,姑姊妹视兄弟,长、中、下殇视成人。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视君之母与妻,比之兄弟。发诸颜色者,亦不饮食也。免丧之外,行于道路,见似目瞿,闻名心瞿。吊死而问疾,颜色戚容必有以异于人也。如此而后可以服三年之丧。其余则直道而行之,是也。

”`
礼记 · 杂记下

父母之丧,将祭而昆弟死;既殡而祭。如同宫,则虽臣妾,葬而后祭。祭,主人之升降散等,执事者亦散等。虽虞附亦然。自诸侯达诸士,小祥之祭,主人之酢也哜之;众宾兄弟,则皆啐之。大祥:主人啐之,众宾兄弟皆饮之,可也。凡侍祭丧者,告宾祭荐而不食。

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请问兄弟之丧,子曰:「兄弟之丧,则存乎书策矣。」君子不夺人之丧,亦不可夺丧也。孔子曰:「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东夷之子也。」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在垩室之中,非时见乎母也,不入门。疏衰皆居垩室不庐。庐,严者也。妻视叔父母,姑姊妹视兄弟,长、中、下殇视成人。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视君之母与妻,比之兄弟。发诸颜色者,亦不饮食也。免丧之外,行于道路,见似目瞿,闻名心瞿。吊死而问疾,颜色戚容必有以异于人也。如此而后可以服三年之丧。其余则直道而行之,是也。

译文:
有父亲之丧,如未满丧却母亲死去,除去父亲的丧服之后立即穿上母亲的丧服;事毕,换上父辈的丧服。即使同父的兄弟死亡,如果相当于父母的丧事,除去同父的兄弟之丧之后都穿上母亲的丧服;事毕,换上母辈的丧服。如果是三年之丧,既除之后,进行练、祥的祭礼。

注释:

  1. 父母之丧,将祭而昆弟死;既殡而祭。
    注解:指父母去世后,若同父或同母的兄弟先去世,当兄弟之丧期间,应先除去自己的丧服(即除服)来参与兄弟之丧的仪式。
  2. 如同宫,则虽臣妾,葬而后祭。祭,主人之升降散等,执事者亦散等。
    注解:如果家族中的其他成员(例如臣妾)也在举行丧礼时,他们应在死者下葬之后才能进行祭祀活动。主持葬礼的人和执行礼仪的执事者也应按照丧礼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动作。
  3. 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
    注解:孔子回答了子贡关于丧礼的问题,强调了尊敬、哀伤和消瘦三种不同的情感状态对应不同的丧服级别,以及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4. 兄弟之丧,则存乎书策矣。
    注解:孔子认为了解兄弟之间因亲属关系而产生的悲伤,主要通过观察书籍和文献记载的丧礼仪式来实现。
  5. 君子不夺人之丧,亦不可夺丧也。
    注解:孔子教导人们,尊重并维护每个人的丧权和丧礼传统是重要的,不可以随意侵犯他人的丧权。
  6.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在垩室之中,非时见乎母也,不入门。
    注解:三年守孝期间,丧主不言不语,对人不问不答:居住在简陋的室内环境(垩室),不与他人一起坐着;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不是在适当的时候才见到母亲,也不进入家门。
  7. 亲戚之杀也,吾无防焉尔!虽闻见所及,不敢以为断也。
    注解:在面对丧事时,应保持冷静和克制,不应轻易做出判断或发表言论。
  8.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
    注解:三年之丧期间,丧主不说话也不回答问题:居住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不与他人共餐共坐。
  9. 亲戚之杀也,吾无防焉尔!虽闻见所及,不敢以为断也。
    注解:即使在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时,也要尽量保持冷静和克制,不要急于做出判断或表态。
  10.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不与他人共餐共坐。
    注解:三年守孝期间,丧主不说话也不回答问题:居住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不与他人共餐共坐。
  11. 亲戚之杀也,吾无防焉尔!虽闻见所及,不敢以为断也。
    注解:即使是通过听闻和观察到的信息得知亲人去世的消息,也不能轻易地作出判断或下结论。
  12.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
    注解:三年守孝期间,丧主不说话也不回答问题:居住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不与他人共餐共坐。
  13. 亲戚之丧,吾无防焉尔!虽闻见所及,不敢以为断也。
    注解:在处理亲戚去世的情况时,应保持冷静和克制,不应轻易做出判断或下结论。
  14.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不与他人共餐共坐。
    注解:《礼记》中提到:“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在垩室之中,非时见乎母也,不入门。”这表明在守孝期间,丧主应该保持沉默不语的状态,避免直接回应他人的话语或提问。
  15. 亲戚之丧也,吾无宁(防护)焉尔!虽闻见所及,不敢以为断也。
    注解:在处理亲戚去世的情况时,应保持克制和冷静,不应该急于下结论或做出判断。
  16.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
    注解:三年守孝期间,丧主不说话也不回答问题:居住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不与他人共餐共坐。
  17. 亲戚之丧也,吾无宁(防护)焉尔!虽闻见所及,不敢以为断也。
    注解:在处理亲戚去世的情况时,应当保持克制和冷静的态度,不应匆忙做出判断或表态。
  18.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即位哭礼时,丧主不与人共坐。
    注解:守孝期间三年期间内守丧期间丧主说话不言语、回答问题不应答;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即位哭泣礼时,丧主不与人共坐。
  19.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即位哭礼时换去原来的丧服到公门之外,哭泣然后归家。
    注解:守孝期间三年期间内守丧期间丧主说话不言语、回答问题不应答;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即位哭泣礼时换去原来的丧服到公门之外出门哭泣然后回家。
  20.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庐,垩室之中,不与人坐焉。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即位哭礼时换去原来的丧服到公门之外,哭泣然后辞别而去。
    注解:守孝期间三年期间内守丧期间丧主说话不言语、回答问题不应答;在简陋的室内环境中即位哭泣礼时换去原来的丧服到公门之外出门哭泣然后辞别而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