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贵有德,何为也?为其近于道也。贵贵,为其近于君也。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慈幼,为其近于子也。是故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至孝近乎王,虽天子,必有父;至弟近乎霸,虽诸侯,必有兄。先王之教,因而弗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教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
郊之祭也,丧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国门,敬之至也。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鸾刀以刲,取膟菺,乃退。爓祭,祭腥而退,敬之至也。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闇。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以立民纪也。致义,则上下不悖逆矣。致让,以去争也。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礼也,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
诗翻译
原文: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
译文:先王治理天下的方法有五种:尊重有道德的人,尊重高贵的人,尊重年长的人,尊敬长辈,爱护小孩。
原文: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
译文:这五种行为,是先王用来安定天下的方法。
原文:贵有德,为其近于道也。
译文:尊重有德行,是因为它与道相近。
原文:贵贵,为其近于君也。
译文:尊重高贵,是因为它接近君主。
原文:贵老,为其近于亲也。
译文:尊重年长,是因为它接近亲人。
原文:敬长,为其近于兄也。
译文:尊敬长辈,是因为它接近兄长。
原文: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译文:爱护小孩,是因为它接近子女。
赏析
《礼记·祭义》这篇文章深刻阐述了祭祀的意义和原则,强调了尊老爱幼、重视道德、亲近自然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古代的治国安邦,也适用于现代的社会治理和个人修养。通过这篇文献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仪和道德的思想精髓,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