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曰:「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鼎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其居,节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

公曰:「今之君子胡莫行之也?」孔子曰:「今之君子,好实无厌,淫德不倦,荒怠傲慢,固民是尽,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今之君子莫为礼也。」

诗句

  • 诗题:礼记·哀公问
  • 引文:哀公向孔子询问“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
  • 孔子回应:孔子谦虚地说:“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
  • 君的追问:哀公质疑:“否!吾子言之也。”
  • 孔子的解释:孔子进一步阐释了礼的重要性。
  • 孔子的话:他描述了礼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包括如何管理与天地神灵的关系、区分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以及男女父子兄弟之间的亲疏关系等。
  • 孔子的建议:他认为君子应当以礼为重,用其所长教导百姓,而不是废除礼节。
  • 孔子的总结:孔子最后强调,只有在有成就之后,才应该装饰自己的雕纹、制作华丽的文章、使用锦绣的衣料来继承先人的遗志。
  • 哀公的问题:哀公问道现在的人为何不遵循古时的礼仪。
  • 孔子的回答:孔子指出现在的人喜好无厌,淫荡无度,荒废懈怠,傲慢自大,竭尽民力去攻击有道之人,只追求个人欲望而不顾及民众利益。
  • 孔子的结论:孔子批评现在的君子不再遵守礼仪,而是一味追求个人的满足和欲望。

译文

哀公向孔子询问什么是真正的大礼,并问为什么君子会这么尊重礼节。孔子谦虚地回答:“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还不足以理解真正的礼仪。”

哀公继续追问:“不是这样的吧!是我误解了你的话。”孔子解释说:“我曾经听人说,人民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有节操。没有礼节就无法节制事务来敬奉天地神明;没有礼节就无法区分君臣、上下、长幼的地位;没有礼节就无法区分男女、父子、兄弟之间的亲疏关系;君子因此认为礼节是值得尊敬的。然后他们用自己的才能教导百姓,不放弃任何礼节的规矩。有了成功的事情,就继续雕刻美化他们的文饰,继承祖先的遗志。”

哀公接着问:“现在的君子为什么不实行这样的礼仪呢?”孔子回答道:“现在这些君子,喜欢无休止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放纵自己的道德,荒废懈怠、傲慢自大,竭尽民力的去攻击有德之人。他们只追求个人的欲望,而不顾及民众的利益。以前的君子都是如此行事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古代君子对于礼仪的重视及其在治理国家和社会中的作用。孔子在这里强调,真正的礼仪不仅是外在的规范,更是一种内在修为和道德的实践。通过对古代君子行为的反思,孔子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担忧,指出现在的君子们过于追求个人的享乐和私欲,忽视了对社会和民众的责任。这种对比反映了孔子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以及对现实政治状况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