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子曰:「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夔其穷与?」子曰:「古之人与?古之人也。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夫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是以传此名也,古之人也。」

子张问政,子曰:「师乎!前,吾语女乎?君子明于礼乐,举而错之而已。」子张复问。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兴羽龠,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太平也。诸侯朝,万物服体,而百官莫敢不承事矣。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目巧之室,则有奥阼,席则有上下,车则有左右,行则有随,立则有序,古之义也。室而无奥阼,则乱于堂室也。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上也。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也。行而无随,则乱于涂也。立而无序,则乱于位也。昔圣帝明王诸侯,辨贵贱、长幼、远近、男女、外内,莫敢相逾越,皆由此涂出也。」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于夫子,昭然若发蒙矣。

”`
礼记 · 仲尼燕居

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

译文:孔子说:“礼,就是处理事情的原则,乐,是调节行为的方式。君子没有原则就不会采取行动,没有节制就不会有所作为。”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礼和乐在个人行为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礼是处理事情的基本原则,而乐则是调节行为的节制。君子必须遵循这些原则和节制。

子曰:“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

译文:孔子说:“制度建立在礼上,文章也是为了表达对礼的理解,如果能够实践这些制度和文化,关键就在于人。”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看法。他认为制度和文章都是表达对礼的理解,但真正能够实现这些制度和文化的是人的实践。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夔其穷与?”

译文:子贡站起来回应说:“请问:夔的情况是怎样的?穷吗?”

注释:这里提到“夔”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物或者某种情况。子贡的提问表明他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子曰:“古之人与?古之人也。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夫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是以传此名也,古之人也。”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和现代的人。懂得礼节却不精通音乐,这叫作朴素;精通音乐却不懂得礼节,这叫作偏颇。像夔这样的人,既懂得音乐又不注重礼节,因此被传颂为古时的人。”

注释: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不同人在音乐和礼仪方面的态度和成就。孔子认为夔虽然精通音乐却不注重礼节,这是古代人的特点。

子张问政,子曰:“师乎!前,吾语女乎?君子明于礼乐,举而错之而已。”

译文:子张询问政治问题,孔子回答:“师呀!我告诉你吧。君子懂得礼乐,只需运用它即可。”

注释:孔子鼓励子张要有明确的政策和治理方法。他告诉子张只要掌握好礼乐的运用,就能很好地处理政务。

子张复问。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兴羽龠,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太平也。诸侯朝,万物服体,而百官莫敢不承事矣。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目巧之室,则有奥阼,席则有上下,车则有左右,行则有随,立则有序,古之义也。室而无奥阼,则乱于堂室也。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上也。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也。行而无随,则乱于涂也。立而无序,则乱于位也。昔圣帝明王诸侯,辨贵贱、长幼、远近、男女、外内,莫敢相逾越,皆由此涂出也。”

译文:再次询问孔子关于政制的问题,孔子回答:“师呀!我告诉你吧。君子明白礼乐的作用,只需运用它即可。你认为这是铺设几案、宴请宾客、行礼作答等仪式才能称之为礼吗?你认为只有使用乐器、奏起音乐、举行各种仪式才叫乐吗?说话并实践它们,这是礼的表现;行动并享受它们,这是乐的状态。君子努力做到这一点,就能够南面而立,这就是天下太平的原因。诸侯朝拜,万物顺服服从,而百官没有人敢不听从命令。这是因为有了礼的作用,众人就得以管理。礼被废弃,那么众人就会动乱。有奥义的地方就会有台阶和门,坐着的地方就会有高低,乘车时就有前后左右之分,走路时就有跟随,站立时就有条理,这些都是古代的道理。如果室内没有台阶和门,那就会在室内造成混乱。如果坐的地方没有高低之分,那就会在坐的地方造成混乱。如果乘车时没有前后左右之分,那就会在乘车时造成混乱。如果走路时没有跟随之分,那就会在走路时造成混乱。站立时如果没有顺序之分,那就会在站立时造成混乱。古代的圣人和帝王们,分辨高贵和低贱、年长的和年幼的、远近的和亲近的以及男女之间的差别,没有人敢于超越这个界限,这一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

注释:这段话讲述了古代帝王如何通过区分贵贱、长幼、远近、男女和内外来治理天下,使国家得到稳定和繁荣。这种治理方式体现了礼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于夫子,昭然若发蒙矣。

译文:这三个弟子在孔子那里听到这番话后,恍然大悟如同打开了眼睛一样。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智慧和教导对于弟子们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能够深刻理解并领会孔子的思想。

(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