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诗句:
-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 荆宣王向群臣询问北方的诸侯国畏惧昭奚恤的原因,想知道昭奚恤的实力。
- 群臣莫对 —— 群臣没有回答。
-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江乙回答说,老虎想要捕捉各种野兽来食用,最终捕获了一只狐狸。狐狸告诉老虎说:“你不要吃了我!我是天帝派来管理各种野兽的使者。你如果吃掉了我,就是违反了天帝的命令。你以为我只是一只普通的狐狸,但实际上我是被天帝任命来保护各种野兽的!”然后,老虎听从了狐狸的建议,跟随它观察各种野兽的反应,结果所有的野兽都跑开了。老虎不明白这些野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是害怕狐狸呢!
译文:
荆宣王向群臣询问关于北方诸侯国畏惧昭奚恤的原因,群臣无言以对。江乙解释说:“老虎想要捉拿各种动物来食用,最后抓到了一只狐狸。这只狐狸告诉老虎:‘你不要吃了我!我是天帝派来管理各种野生动物的使者。你如果吃掉了我,就是违反了天帝的命令!你以为我只是一只普通的狐狸,但事实上我是被天帝任命来保护各种野生动物的!’然后老虎听从了狐狸的建议,观察各种动物的反应,结果所有的动物都逃走了。老虎不明白这些动物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是害怕狐狸呢!”
关键词注释:
- 荆宣王:战国时期楚国国君。
- 群臣:指在位的朝臣。
- 北狉:北边的民族,古代对北方民族的一种称呼。
- 昭奚恤:人名,这里代指某个有威仪、威望的人或国家。
- 虎:喻指强大的国家或力量。
- 狐:象征智慧和谋略。
- 天帝:古代神话中的天神,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带甲百万:指拥有强大兵力的军队。
- 专:独享,独自享有。
- 北狉之畏:北方民族所畏惧的。
- 实:实在,事实上。
- 畏:恐惧。
- 犹:如同,类似。
- 百兽:各种动物。
- 畏虎也:比喻害怕强大势力或威胁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