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汉还定三秦。项羽闻汉王皆已并关中,且东,齐、赵叛之:大怒。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令萧公角等击彭越。彭越败萧公角等。汉使张良徇韩,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王曰:「齐欲与赵并灭楚。」楚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徵兵九江王布。布称疾不往,使将将数千人行。项王由此怨布也。汉之二年冬,项羽遂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于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于是遂得脱。求太公、吕后不相遇。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闲行,求汉王,反遇楚军。楚军遂与归,报项王,项王常置军中。
”`
项羽闻汉王皆已并关中,且东,齐、赵叛之:大怒。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
【译文】
项羽听闻汉王刘邦已经占领了关中地区,并且正向东方挺进,齐国和赵国背叛了他:于是大怒。他任命原吴县县令郑昌为韩王,以抵抗汉军。
【注释】
- 吴地:指的是古代中国东南地区的一个地区,具体范围不明确,但通常包括今天江苏、浙江一带。
- 故:原来的意思,这里指之前担任过某个职位的人或地方。
- 齐、赵:指当时的齐国和赵国,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是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
- 怒:生气、愤怒。
- 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用原来的吴县县令郑昌作为韩国的藩王,抵抗汉军。
- 距:抵抗,此处有对抗的含义。
- 韩王:诸侯国的一种封号,类似于诸侯的封地,由君主自封。
- 以距汉:即用来抵抗汉军。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项羽因为听说汉王刘邦已经占领了关中地区,并且向东方挺进而感到愤怒。他命令前任吴县县令郑昌去担任韩王,以此来抵抗汉军。诗中的“怒”字表现了项羽的愤怒情绪,而“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则展示了项羽为了抵抗汉军采取的措施。整首诗简洁明了,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一种策略,即利用地理和历史背景来抵御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