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昂。上乃遣三将军军陇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帝亲自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军吏卒。帝欲自将击匈奴,群臣谏,皆不听。皇太后固要帝,帝乃止。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赤为内史,栾布为将军,击匈奴。匈奴遁走。
春,上曰:“朕获执牺牲珪币以事上帝宗庙,十四年于今,历日(县)[绵]长,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其广增诸祀墠场珪币。昔先王远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夫以朕不德,而躬享独美其福,百姓不与焉,是重吾不德。其令祠官致敬,毋有所祈。”
史记·十二本纪·孝文本纪
上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译文:文帝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现在我虽然努力从事农耕,但是还要交租税,这样就把根本和末梢混为一谈了。这样做来劝勉农民的政策还不够完善。应该废除田租赋税。”
注释:此句表达了文帝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自己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仍要交纳税赋的无奈感受。他希望减轻农民的负担,使他们能够专注于生产,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
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昂。上乃遣三将军军陇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帝亲自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军吏卒。帝欲自将击匈奴,群臣谏,皆不听。皇太后固要帝,帝乃止。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赤为内史,栾布为将军,击匈奴。匈奴遁走。
译文:在十四年冬天的时候,匈奴图谋入侵边境成为祸害,攻打朝那塞,杀死北地都尉昂。文帝于是派遣三位将军分别驻守在陇西、北地、上郡。派中尉周舍担任卫将军,郎中令张武担任车骑将军,驻扎在渭北,战车一千辆,骑兵十万人。皇帝亲自慰劳军队,整顿军队纪律并下达命令,赏赐给将士们。文帝想要亲自率军攻打匈奴,但是众位大臣都劝阻他,他都不听。后来皇太后坚持请求文帝出征,文帝这才作罢。于是任命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刘赤为内史,栾布为将军,一起攻打匈奴。匈奴逃走了。
注释:此句描述了文帝在处理边疆问题时的策略和行动。他派遣三位将军分别驻守各地,加强了边防;同时,他也尝试亲自出征,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没有执行。这反映了他在维护国家稳定和处理军事问题上的不同策略。
春,上曰:“朕获执牺牲珪币以事上帝宗庙,十四年于今,历日(县)[绵]长,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其广增诸祀墠场珪币。昔先王远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夫以朕不德,而躬享独美其福,百姓不与焉,是重吾不德。其令祠官致敬,毋有所祈。”
译文:春天的时候,文帝说:“我能够祭祀祖先神灵,向天地神明献上祭品和牲畜,已经十四年了。时光流逝很长,我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和智慧不够,长久以来治理天下,感到十分惭愧。所以现在应当增加各种祭祀活动所需的祭品数量。过去我们的先王祭祀时并不追求回报,只是虔诚地祈祷神灵护佑。他们重视的是贤人和亲人,把百姓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后,这种至高无上的品德真是达到了顶点。现在我听说祭祀官员们都认为只有我一个人得到神灵的保佑,并没有考虑到百姓的感受。这让我感到十分羞愧。因为我自己的德行还不够深厚,却独自受到神灵的保佑,让百姓得不到应有的好处,这是加重了我的过失。所以现在命令祭祀官员们恭敬地向神灵表示敬意,不要有祈求神灵保佑的事情发生。”
注释:此句反映了文帝对于国家祭祀活动的反思和自我批评。他认识到自己在治理国家时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对民众的关爱程度不够。因此,他决定增加祭祀所需的祭品数量,以此来补偿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不足,并对祭祀官员进行了提醒和告诫,要求他们在祭祀活动中更加恭敬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