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暤,冬歌玄冥。世多有,故不论。
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歌曲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次作以为歌。歌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中尉汲黯进曰:“凡王者作乐,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马,诗以为歌,协于宗庙,先帝百姓岂能知其音邪?”上默然不说。丞相公孙弘曰:“黯诽谤圣制,当族。”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嚼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
乐,天地之和也;礼,天地之序也。
《史记·八书》乐书原文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暤,冬歌玄冥。世多有,故不论。
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歌曲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次作以为歌。歌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中尉汲黯进曰:“凡王者作乐,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马,诗以为歌,协于宗庙,先帝百姓岂能知其音邪?”上默然不说。丞相公孙弘曰:“黯诽谤圣制,当族。”
译文及注释
- 诗句翻译:
-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 - 汉朝常在正月的上辛日祭祀太一和甘泉。
注释:太一,古代神话中的天神或星宿之一。
“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 安排70名男女童男童女一起唱。
注释:童子,未成年的男孩。
“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暤,冬歌玄冥” - 春天唱歌青阳,夏天唱歌朱明,秋天唱歌西暤,冬天唱歌玄冥。
注释:这些是中国古代对四季的称呼,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世多有,故不论” - 由于这些歌曲很受欢迎,所以不再讨论。
- “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 - 另外还得到了一匹来自渥洼水中的神驹。
注释:渥洼水,位于现在的青海省境内,是一处著名的水源。
“次作以为歌” - 用这匹神马作歌曲。
注释:次,这里是比喻的意思,指以某物为基础创作歌曲。
“歌曲曰…天马来兮从西极” - 歌曲的内容如下。
注释:天马,指天上的骏马。从西极,来自西方极远之地。
- “承灵威兮降外国” - 承接着神灵的力量,降临至外国。
- 注释:灵威,指神灵所赋予的力量。降,降伏,降临。
- “涉流沙兮四夷服” - 穿越流沙,征服四方。
- 注释:流沙,沙漠地区。四夷,泛指四方边境的国家或民族。
- “中尉汲黯进曰” - 中尉汲黯进言。
注释:汲黯,西汉初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
“凡王者作乐,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 - 帝王制作音乐,上可以继承祖先的传统,下可以用来教化百姓。
注释:作乐,制作音乐。承,继承、延续的意思。祖宗,指祖先。
“上以承祖宗” - 指的是皇帝通过音乐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下以化兆民” - 指的是音乐通过各种乐器和旋律传播开来,影响和教育民众。
- “今陛下得马…今安匹兮龙为友” - 今天陛下得到这匹马…现在它和龙结为朋友。
- 注释:今安匹,意思是现在与龙成为了伙伴。
- “伐大宛得千里马” - 攻打大宛获得千里马。
- 注释:大宛,古国名,位于今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内。
- “次作以为歌” - 将这次获得的大宛马作为歌曲。
- 注释:次,此处表示再次创作歌曲。
- “歌曲曰…天马来兮从西极” - 歌曲内容继续:
- “天马来兮从西极” - 这是新的歌曲内容,描述了马从遥远的西方而来。
- “经万里兮归有德” - 经过万里路程,最终回到拥有美德的地方。
- “承灵威兮降外国” - 承载着神灵的力量降临到其他国家。
- “涉流沙兮四夷服” - 越过流沙地带,征服四方。
- “中尉汲黯进曰” - 汲黯向皇帝进言。
注释:汲黯直言不讳地指出制作音乐的目的不应仅仅是为了娱乐或纪念先王,而是要能够教化天下的人民。
“凡音之起” - “本于人心” - 所有音乐的创作都源自人心的感受。
注释:本,根源、根本。
“声由心发” - 音乐的声音是由内心产生的。
“情动于中,行乎声音” - 情感在心中产生,然后通过音乐表现出来。
“声成文谓之音” - 音乐形成了一定的形式就被称为音律。
“比音而乐之” - 根据不同的音调来进行音乐创作。
赏析及扩展阅读
《史记·八书·乐书》不仅记录了古代的音乐活动和音乐理论,还反映了古人对音乐与政治、道德和社会的关系的深刻理解。从汲黯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被赋予了强烈的道德和政治意义,不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传达思想和教化人心的手段。此外,文中提到的天文、历法等知识与音乐的关联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探索和敬畏。这种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即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