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故钟鼓管磬羽钥干戚,乐之器也;诎信俯仰级兆舒疾,乐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袭,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术。作者之谓圣,术者之谓明。明圣者,术作之谓也。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故钟鼓管磬羽钥干戚,乐之器也;诎信俯仰级兆舒疾,乐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袭,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术。作者之谓圣,术者之谓明。明圣者,术作之谓也。    

赏析:

本篇是《史记·八书》中的一篇关于音乐的论述,其中阐述了音乐与礼仪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文章指出音乐源于内部(心),礼仪则源于外部(身体的行为)。这表明了音乐和礼仪的不同特点:音乐注重内在的情感表达,而礼仪侧重外在行为的规范。接着,文中强调了“大乐”和“大礼”的概念,认为只有简约而不繁琐的礼仪才能体现其本质。这一点启示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追求简洁明了,避免过度复杂化。

文章还提到了“礼乐之和”,即音乐与礼仪之间的和谐配合,强调了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生活中许多事物的关系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章通过“礼乐之情”和“礼乐之文”两个关键词,揭示了礼乐的本质在于“情”和“文”的统一,即情感与艺术形式的结合。这种观点鼓励我们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也要注重形式美和内容的丰富性。

这篇文章通过对古代礼乐制度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看待问题的视角,即不仅要关注结果的有效性,还要重视过程的艺术性和情感表达。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