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
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脱立。成公九年卒,子庄公购立。
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周东徙雒。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弑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庄公卒,子釐公禄甫立。
釐公九年,鲁隐公初立。十九年,鲁桓公弑其兄隐公而自立为君。
《史记·三十世家·齐太公世家》是一篇记载春秋时代姜姓齐国历史的重要文献,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文章从西周初太公建国开始写起,至公元前379年齐康公身死国灭,共计近千年的历史。以下是对原文的逐句解释:
-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这里的哀公是指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之一,他的同母弟弟名为山。山对于他的父亲——胡公怀有怨恨,因此发动了政变。
- 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山与其同伙率领营丘人发动政变,攻击并杀死了胡公,随后自立为王,这就是献公。
- 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献公在位的首年,他将所有胡公的家族成员驱逐干净,随后迁都薄姑,并在此地建立新的统治基础——临菑。
- 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在献公去世后,其子武公继位。
- 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武公在位第九年,周朝的暴君周厉王被迫逃离京城,最终流落在彘地。
- 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随着周朝内乱不断,朝廷中出现了多位大臣共同执政的局面,这被称为“共和”。
- 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到了周宣王即位的二十四年之后,周朝再次迎来了一位君王。
-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武公去世后,其子厉公继续统治齐国。
- 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由于厉公的暴政,先前逃到齐国的胡公子得以返回,齐国人考虑拥立他为新的君主。
- 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胡公子回到齐国后,与厉公发生冲突并被杀。
《史记·三十世家·齐太公世家》不仅记录了姜太公吕尚的故事,还详细叙述了齐国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兴衰历程。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斗争以及人物命运。同时,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及其发展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