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

二十七年,鲁愍公母曰哀姜,桓公女弟也。哀姜淫于鲁公子庆父,庆父弑愍公,哀姜欲立庆父,鲁人更立釐公。桓公召哀姜,杀之。

二十八年,卫文公有狄乱,告急于齐。齐率诸侯城楚丘而立卫君。

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

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齐师进次于陉。夏,楚王使屈完将兵捍齐,齐师退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其众。屈完曰:“君以道则可;若不,则楚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君安能进乎?”乃与屈完盟而去。过陈,陈袁涛涂诈齐,令出东方,觉。秋,齐伐陈。是岁,晋杀太子申生。

”`
齐太公世家(一作《齐太公望世家》)出自《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本文选自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这是一部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巨著。其中,《齐太公世家》详细描述了姜子牙—即太公望吕尚——的生平和他对周朝及后来齐国的贡献,是研究古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诗句

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

二十七年,鲁愍公母曰哀姜,桓公女弟也。哀姜淫于鲁公子庆父,庆父弑愍公,哀姜欲立庆父,鲁人更立釐公。桓公召哀姜,杀之。

二十八年,卫文公有狄乱,告急于齐。齐率诸侯城楚丘而立卫君。

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

三十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

译文

在二十三年的时候,山戎攻打了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出兵救援了燕国,随后又进攻了山戎,一直打到孤竹这个地方才回来。由于燕庄公的请求,齐桓公没有在非天子的命令下离开燕国边界,所以他不可以对燕国无礼。

在二十七年的时候,鲁愍公的母亲名叫哀姜,是桓公的女弟;哀姜淫乱于鲁国的公子庆父,庆父杀死了鲁愍公,哀姜想要立庆父为国君,但被鲁国人重新拥立为鲁厘公。桓公召见哀姜并将其处死。

二十八年时,卫国的文公遇到了狄人的动乱,向齐国求助。齐国率领诸侯在楚丘建立了城防,并立了卫君。

二十九年时,桓公与夫人蔡姬在船上游玩,蔡姬擅长游泳,乘着桓公不注意,将他摇出了船外;桓公非常害怕,但是蔡姬不听劝阻,最后桓公只好出来,对此非常愤怒,最终将蔡姬送回了娘家,但没有断绝关系。

三十春的时候,齐桓公率领各诸侯国讨伐蔡国,蔡国战败。齐军继续进攻楚国。楚成王派遣屈匄前去抵抗,但被齐军击退。于是齐军在陉驻扎下来,夏秋两季期间,楚王派使者屈匄率兵前往抵抗齐国,齐军退驻到了召陵。

桓公因为屈匄曾经帮助自己抵御过强大的楚兵而感到自满,但屈匄却认为如果齐国真的能够以道义行事,那么自然可以前进,如果不可以则楚国可以凭借方城作为防御工事、长江汉水作为壕沟来抵御齐国的攻击。因此他与屈匄在边境上结盟后撤去了。经过陈国的时候,陈国的袁涛涂假称齐国要攻打陈国,但被发觉了。

秋天的时候,齐军对陈国发起了攻击,这一年,晋国杀害了太子申生。

赏析

《齐太公世家》不仅记载了姜姓齐国从西周初太公建国起近千年的历史,而且还展示了太公望吕尚的丰功伟绩以及他如何影响周边国家和历史的进程。通过这些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姜太公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太公望的事迹体现了一个智者如何在乱世中运用策略和智慧为国家谋求利益。他不仅成功地稳定了齐国的政治局势,还通过一系列的外交行动和军事征伐确立了自己的权威。此外,太公望的故事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道德和政治理念的重视,强调了以道义为基础的治国之道。

在文化层面,太公望的形象成为了忠臣和智谋的象征,他的生平和治国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齐太公世家》的阅读,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古代历史的丰富内容,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迪,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运用类似的策略来处理复杂的问题。

《齐太公世家》不仅是研究古代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智慧和文化启示,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过去,展望未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